高斯函数在香港地区对流层层析实验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斜路径湿延迟 对流层层析 垂直约束 高斯函数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GPS信号的斜路径湿延迟当作层析的观测量能够有效获取对流层的三维水汽场。由于射线分布的不均匀和观测网地形的扁平,观测方程是不适定的,因此需要添加一些约束条件来确定唯一解。由于水汽在垂直方向变化很快,合理的垂直约束在获取准确的水汽场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了香港地区湿折射率的垂直分布特征,发现高斯函数能很好地表达湿折射率与高度的关系,利用高斯函数建立约束方程获得的层析解能很好地与探空数据和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数据吻合。相对于指数约束所得结果,层析湿折射率的标准差在整个对流层减小了3.8mm/km,在低对流层减小了4.7mm/km。实验也表明,利用其他气象数据,如无线电探空数据,作为湿折射率的先验信息,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层析解。
[Abstract]:The moisture delay of oblique path of GPS signal can be regarded as the observation quantity of tomography to obtain the three-dimensional water vapor field in the troposphere effectively. Because of the uneven ray distribution and the flat topography of the observation network, the observation equation is ill-pos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dd some constraints to determine the unique solution. Due to the rapid change of water vapor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reasonable vertical constrai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btaining accurate water vapor fiel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et refractive index in Hong Kong a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Gao Si function can well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t refractive index and height. The chromatographic solutions derived from the constraint equation established by Gao Si func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ounding data and the ECMWF data of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soscale Weather Predictio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wet refractive index decreases by 3.8 mm / km in the whole troposphere and 4.7 mm / km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The experiment also shows that using other meteorological data, such as radiosonde data, as the prior information of the wet refractive index, a better chromatographic solution can also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214020202)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基础研究基金(13-02-09)~~
【分类号】:P228.4;P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红;左振钊;季新颖;;浅谈高斯函数[x]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谭宜家;关于高斯函数[x]的几个恒等式的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3 方学荣,冯平;高斯函数的性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少娜;;高斯函数问题求解方法简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韩祥临;范光欢;;含高斯函数项方程解的探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陈斌;;关于高斯函数的几个应用[J];河南科学;2008年10期
7 陈斌;;关于高斯函数的一个结论[J];甘肃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8 付萍;廖群英;李莎;;高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宋颖伟;;整点问题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10 谭宜家;关于高斯函数的几个恒等式[J];佛山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显斗;徐海松;;基于高斯函数的图像设备加权自适应多项式色度特征化模型[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向东;袁晓;李齐良;蒋亚东;林理彬;;高斯函数、子波及其局域化特征[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3 叶景峰;胡志云;张振荣;王晟;;利用高斯函数拟合法提高HTV技术测量精度[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唐达;徐瑞国;郭禾;;在业务过程中基于规则的资源动态协调方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逄淑艳;高斯函数在竞赛数学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3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50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