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相对辐射归一化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时间序列 切入点:多源影像 出处:《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满足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定量化信息提取的应用需求,本文发展了一种半自动化的相对辐射归一化方法。将多源遥感影像的相对辐射归一化分为传感器辐射校正与针对光照等外部因素的辐射归一化2个过程。首先,基于晴空影像,采用分类回归的方式获取传感器辐射校正系数;然后,利用样本传递再分类的方法实现多源影像的半自动分类和传感器辐射偏差校正;最后,基于NDVI差值直方图和类别约束的PIFs自动选取方法,实现影像的相对辐射归一化。采用准同期的GF1-WVF1和Landsat8-OLI影像以及多源时序影像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对传感器间的辐射偏差进行有效纠正,并在整体上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辐射归一化精度;同时,多源时序影像的辐射校正结果也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时序影像间的辐射特征波动,使植被等地类的季相变化信息得到更准确地表达,为多源时序影像的协同利用提供了借鉴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rom multi-source and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this paper, a semi-automatic method of relative radiation normalization is developed. The relative radiation normalization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divided into two processes: sensor radiation correction and radiation normalization for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illumination. The sensor radiation correction coefficient is obtained by classifying regression method. Then, the semi-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multi-source images and sensor radiometric deviation correction are realized by the method of sample transfer subclassification. Finally, The method of PIFs automatic selection based on NDVI difference histogram and category constraint is used to normalize the relative radiation of images.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quasi-synchronous GF1-WVF1 and Landsat8-OLI images and multi-source sequential images.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the radiation deviation between sensors, and achieve a better 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 accuracy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radiation correction results of multi-source sequential images also show that,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radiative characteristic fluctuation among temporal images and make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formation of vegetation and other land types more accurat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cooperative utilization of multi-source temporal imag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AA12390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4125008-1-6)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03-Y30B06-9001-13/15-01)
【分类号】:P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鹰;林怡;;基于提升小波的影像变换与匹配[J];测绘学报;2006年01期
2 钟志农,景宁,陈荦;基于Web的影像数据发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年06期
3 张继贤,唐新明,曾钰,商瑶玲,李成名,赵仁亮,燕琴,李晓霞,周晓光,李学友,李英成,汪汇兵,史绍雨;地学影像—大陆间的纽带——记第二十届ISPRS大会[J];遥感信息;2005年01期
4 陶闯,林宗坚;影像分维估计方法的研究[J];测绘学报;1993年03期
5 陈勇,,邓德祥,郑宏;串行Cauchy机引导的影像镶嵌方法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武文波,王亚丽;利用SAR与TM影像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J];矿山测量;2002年04期
7 吴满意;田怀启;;海量影像并行处理技术效率测试——以地理国情普查影像处理为例[J];测绘标准化;2013年04期
8 ;消息动态[J];影像技术;2013年01期
9 曹巍;段光耀;;一种三维地理环境中的灾场影像快速更新方法[J];测绘通报;2012年04期
10 王慧;吴云东;张永生;;分通道影像配准误差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明景;;高动态域影像色彩复制之研究[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卉;赵长胜;景海涛;;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处理技术与解决方案[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伟;王红平;;基于MAPGIS的DMC影像直接定向方案[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学才;;实施PACS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A];2002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赵四海;;浅谈数字减影的影像处理[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6 曾福年;杨清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开发区用地变化快速监测[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栾有昆;王冲;;QuickBird影像在水库淹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中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伯庆;潘小辉;夏佶晟;;血液细胞黏度测试中的影像处理[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熊德科;;航测DOM影像一致性处理工序[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熊德科;;航测DOM影像一致性处理工序[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友立音色传奇 十五载影音之路[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郭静蓉 DigiTimes;奇美电子发布变色龙及动态清晰两大影像处理新技术[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巍巍;影像和GIS的未来走向:简便易用 真实生动[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崔慕丽;1元≥1美元?[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甲丁;地学领域:重点支持深海航空探测技术装备研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新一代影像处理技术“南希”问世[N];人民邮电;2001年
7 何进伟;虹软寻找拓展与突破的平衡[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孙新峰;从数字影像中看传统摄影的价值(1)[N];中国摄影报;2005年
9 通讯员 陆伟邋记者 崔彦玲;归国博士“求解”蓝藻预警难题[N];常州日报;2007年
10 ;便携“影像处理工厂”[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怡;基于TM影像对HJ-1 CCD影像几何校正的AutoGCs软件的性能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健;基于高分影像城市群路网瓶颈路段判别技术与系统实现[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继溢;正射影像镶嵌线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李阳;基于网络资源获取铁路选线地理信息的方法及实现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朱真;欧拉影像放大算法在桥梁风致振动的研究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5年
6 项海兵;基于MODIS影像的京津冀土地覆被动态监测研究的技术支撑方案[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伟;基于知识的影像识别及在规划执法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悦;无人机影像像方自动镶嵌关键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史少维;基于Oracle的影像库研究与开发[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10 窦淑丽;InSAR影像配准算法研究与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7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62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