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RS与GIS的天山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2 15:51

  本文选题:冰川变化 + 冰川编目 ; 参考:《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所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冰川作为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不仅是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而且在水资源利用、海平面上升、冰川灾害防治等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奎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部、准噶尔盆地的西南边缘,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主要水源地。由于奎屯河属雨水与冰川融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因此加强该流域冰川变化的监测与研究对于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灾防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山奎屯河流域冰川为研究对象,基于RS与GIS技术,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地形图数据、遥感数据及气象数据等,对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1964~2014年奎屯河流域冰川总面积减少了约64.1 km2,面积缩减率为31.9%。除面积0.1 km2的冰川外,面积在0.1~0.5 km2,0.5~1 km2,1~2 km2,2~5 km2,5~10 km2的冰川在面积和条数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损失最多的是面积在5~10 km2的冰川,最少的是面积在1~2 km2的冰川,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冰川普遍退缩,其中一些大冰川在退缩过程中分解成中等面积的冰川或是更小的冰川,从而使得小冰川的条数和面积均有增加。两次冰川编目期间(1964~2009年),各朝向冰川面积缩减率从高到低依次为NW、SE、SW、W、E、S、N、NE。各朝向冰川条数变化方面,只有北与东北向冰川的条数是增加的,其他各朝向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是南向冰川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通过对流域冰川末端海拔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冰川末端海拔主要分布在3200~3800 m。随着冰川消融与退缩,流域冰川末端海拔整体上有一定幅度的上升。1964~2014年奎屯河流域冰川总储量减少了约4.11 km3,年均亏损约0.082 km3,亏损比例达37.2%。(2)1964~2014年哈希勒根51号冰川面积共减小了约0.32 km2,面积缩减率为21.6%,且加速退缩趋势显著。1964~2010年哈希勒根51号冰川平均厚度减薄了约10 m,年均减薄约0.22 m;冰川储量亏损了约0.024 km3。1964~2014年哈希勒根48号冰川面积共减小了约0.88 km2,面积缩减率为14.4%;储量亏损了约0.085 km3,亏损比例为18.2%。野外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冰川冰温有所上升。经对比分析发现,受冰川规模与类型的影响,哈希勒根51号冰川消融速率要高于哈希勒根48号冰川。(3)应用分形理论研究奎屯河流域冰川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空间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1964~2014年奎屯河流域冰川空间结构稳定性趋于下降,表明未来该流域冰川可能仍将保持较高的消融速率。通过对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气温升高造成的冰川物质亏损大于同时期降水带来的补给是该流域冰川消融的主要成因。(4)与天山其他区域的监测冰川相比,哈希勒根51号冰川消融相对较慢,分析发现造成不同区域间单条监测冰川变化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受到区域间气候环境差异的影响外,冰川规模、类型、形态特征等多个因素也对冰川消融速率有影响。对比同时段天山其他区域的相关研究,发现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积缩减率相对较高,且冰川面积与储量变化率均高于两次冰川编目期间天山地区的整体水平。通过对区域间气象资料的比较与分析发现,奎屯河流域年均气温相对较高,但年均降水量却相对较少,表明区域间的气候差异是造成该流域冰川消融相对较快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受该流域平均冰川面积较小,小冰川与悬冰川数量众多等因素的影响。(5)受气温上升的影响,奎屯河流域冰川加速消融使得1987~2009年的冰川融水量增加了约0.9×108 m3,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中所占比重上升了13.7%。可见,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有所增强。
[Abstract]:The glacier 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direct information carrier of climate change , which 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direct information carrier of climate change .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 the glacier area in the Kuitun river basin is reduced by about 0 . 88 km 2 , the area reduction rate is about 0 . 24 km3 . ( 5 )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rising , the glacier accelerated ablation in the Kuitun River basin increased the glacier melt amount in 1987 - 2009 by about 0.9 脳 108 m3 , and the proportion of river runoff increased by 13.7 %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343.6;P208;P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润祥;黄春林;杜自强;刘永锋;;新疆地区30余年水热因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02期

2 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上官冬辉;魏俊锋;鲍伟佳;吴立宗;;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J];地理学报;2015年01期

3 张慧;李忠勤;王璞玉;怀保娟;;天山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5年01期

4 秦大河;周波涛;效存德;;冰冻圈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J];气象学报;2014年05期

5 张正勇;李忠勤;何新林;刘琳;王璞玉;;玛纳斯河流域冰川变化及水资源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5期

6 何毅;杨太保;;博格达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7 王璞玉;李忠勤;周平;金爽;陈辉;;近期新疆哈密代表性冰川变化及对水资源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4年04期

8 骆书飞;李忠勤;王璞玉;白金中;康剑;孙吉舟;;近50年来中国阿尔泰山友谊峰地区冰川储量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5期

9 赵刚;杨太保;田洪阵;;1990-2011年南天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对气候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2期

10 Bijeesh KOZHIKKODAN VEETTIL;Ulisses FRANZ BREMER;Atilio EFRAIN BICA GRONDONA;Sergio FLORENCIO DE SOUZA;;Recent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Terminus of the Debriscovered Bilafond Glacier in the Karakoram Himalayas Using Remotely Sensed Images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1978-2011)[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泊;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张国梁;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李巧媛;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园香;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冰川发育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明杰;基于3S技术的冰川变化与表面运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怀保娟;基于RS与GIS的冰川变化参数信息提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旭亮;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珊珊;中国天山不同地区典型冰川末端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秀娜;近40年来南阿尔泰山地区现代冰川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6 白金中;新疆阿尔泰山友谊峰区冰川变化特征初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闻宇;天山中段南北坡冰川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东泽;新疆天山北坡奎屯河流域枯水径流特征分析与枯水径流预测[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静;天山北麓“奎—独—乌”地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4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834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