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县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以泸水县为例
[Abstract]:[objective] Ecological l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main function area Plann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rules" program implemented by the state,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ecological land are defined and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previous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Lushui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classification. Five index factors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land use, such as geological hazard avoidance, land protection, water resources safety, highway protection belt construction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methods]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he importance 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land use were obtained by adding five factor layers. [resul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 of ecological land use should be the land use type, and the ecological land use would be divided into 13 second-class land types, and the adjusted land use types would be 8 first-class and 46 second-class land types. And the secondary ground category is reclassified on the premise of keeping consistent with the original related classification. Better link with the original classific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is more implementabl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land use in Lushui County, have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land classification practice, and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in regional land use planning.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3S技术的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互动研究”(41161070) 云南省科技惠民项目“云南怒江流域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及示范”(2013CA014)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怒江州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2013FZ001)
【分类号】:F301.2;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毅;汪波;;城市生态用地的“协调—集约”度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2 邓红兵;陈春娣;刘昕;吴钢;;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J];生态学报;2009年03期
3 张磊;万荣荣;胡海波;董雅文;;生态用地的环境功能及空间整合——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4 关小克;张凤荣;王秀丽;赵华甫;姜广辉;;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5 曾黎;类延忠;邓昕;周宝同;;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变化及其利用与开发——以山城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绿色科技;2013年09期
6 陶陶;;我国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7 谢花林;;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1年11期
8 杨伟;谢德体;李晓华;潘卓;李灿;;基于生态敏感度分区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9 张艳娇;贾宝全;马明娟;宋宜昊;姜楠;;山东省安丘市生态用地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4年07期
10 李晓丽;曾光明;石林;梁婕;蔡青;;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的定量分析及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丹;李锋;王如松;;城市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探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李锋;阳文锐;张小飞;王如松;赵丹;;常州城市生态用地及其服务功能优化方法[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谢花林;李秀彬;;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谢花林;李秀彬;;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区域生态用地调控情景模拟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东来;张林源;白加德;马盈;张鹏骞;;基于生态承载视角的城市生态用地研究——以北京市生态用地利用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6 张良;赵树明;李洪远;吴璇;孟伟庆;;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天津市最小生态用地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德平;李德重;刘克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用地问题[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韩雄;;利用土地规划科学布局生态用地 保障环境友好[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刘晟呈;;新城市生态用地分类的方法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于顺东;;天津市生态用地效益评价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金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重视生态用地保护[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焦思颖;生态用地别成权贵“专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伶雅;我市立法保护133.11平方公里生态用地[N];成都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曾冬梅;珠海旅游发展蚕食生态用地[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5 记者 黄欢;我市打造特色城市生态用地体系[N];南昌日报;2013年
6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 执笔人 贾克敬 徐小黎;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新格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7 记者 赵赫男 通讯员 于志忠;耕地总量增加 生态用地减少[N];吉林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宜居,就是最大民生[N];光明日报;2014年
9 匡耀求;应增补生态用地为土地利用一级类别[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胡谋 赵俊宏;深圳画了个生态用地控建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兆岩;呼伦贝尔草地防风固沙功能区优先生态用地识别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晟源;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评价[D];延边大学;2015年
2 刘凌露;基于高分一号影像的城市生态用地监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龙海蓉;长株潭地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及影响机制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谢贝贝;城市生态用地控制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5 赵丽宁;基于碳平衡的区域生态用地需求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经阳;基于CA-Markov模型的佛山市生态用地演变及其模拟[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7 丁扬;基于GIS的县域生态用地空间规划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田丰昊;延龙图地区城市生态用地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9 王多慧;深圳市生态用地整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闫玉玉;生态用地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规划途径[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79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7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