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分布式目标的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方法应用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ack of spatial sampling rate of the ground deform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time series InSAR technology in the monitoring project of geographical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traditional small baseline set interferometry method. The slow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of ground surface is extracted by fusion of distributed targets. Using TerraSAR-X spaceborne SAR SLC image as the data source, the fusion method is verified and the average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ground surface in the time series of the studied area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 baseline set fusion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quisition of ground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in monitoring area, and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original method in non-urban areas and areas where traditional methods cannot extract highly coherent and stable point targets. It shows good applic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4010)
【分类号】:P2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绍梅,段发阶,叶声华;光纤干涉测量零位系统的设计[J];光电子·激光;1998年05期
2 丁浩,赵浩,瞿荣辉,方祖捷;微机械运动的光纤干涉测量[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7年05期
3 大XZ喜弘 ,唐义全,张仲明;以功能型传感器为核心的光纤干涉测量[J];光学技术;1987年04期
4 李增元,庞勇,陈尔学;ERS SAR干涉测量技术用于区域尺度森林制图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5 王正明,徐家岩;恒星光学干涉测量[J];天文学进展;1987年04期
6 龚芳;陆兆海;;微型计算机在干涉测量中的应用[J];应用光学;1986年05期
7 尚平;夏豪杰;费业泰;;衍射式光栅干涉测量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J];光学技术;2011年03期
8 梁存任;曾琪明;崔喜爱;焦健;;Envisat ASAR ScanSAR-Stripmap干涉测量研究[J];遥感学报;2011年04期
9 陈小英,洪峻;极化SAR干涉测量模拟研究[J];遥感学报;2002年06期
10 王超,张红,刘智,陈锁忠,闾国年;苏州地区地面沉降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监测[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王焱;黄佐华;;位相物体干涉测量与扫描成像系统改进[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2 左芬;陈磊;;移相干涉测量中的抗振技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谌华;张云华;姜景山;;SAR干涉测量中高相干性散射体监测理论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4 赵智亮;夏伯才;陈立华;淳于永昕;张志华;郑万国;;相移干涉测量中的相移误差自适应修正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郑德锋;王向朝;;一种新型纳弧度分辨率角位移干涉测量仪[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黎;曾亮;陈怀艳;唐歌实;邵华;周率;陈略;曹芸;;连线干涉测量系统链路时延标定及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略;唐歌实;陈明;侯孝民;李黎;邵华;;一种连线干涉测量信号处理方法及实验验证[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黎;曾亮;唐歌实;邵华;周率;陈略;曹芸;;连线干涉测量系统链路时延标定及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国田;廖昌荣;黄尚廉;张亮;蒋合伦;杨兴;;抗干扰型SPM-LD实时面形干涉测量仪[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谢伟明;吴运刚;杨建军;;三维密度场干涉测量研究[A];流动显示’2002第五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左芬;同步移相干涉测量的抗振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龙;白光扫描干涉测量方法与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韦海军;星载SAR干涉测量DEM精度提高数据处理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苏志德;高精度干涉测量随机移相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蒋廷臣;星载宽幅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形变监测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徐建程;相位干涉测量的信息理论分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7 李爱国;基于时序差分干涉测量的黄土沟壑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金霖;波长调制式绝对距离干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马昊昊;基于频率扫描的绝对距离干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刘亚睿;外差干涉测量系统主要误差源的分析与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4 陈小英;极化SAR干涉测量地形参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5 马森;基于光线扫描的纳米表面三维干涉测量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祥;地基SFCW 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陈素华;稀疏干涉测量的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8 许静;剪切干涉测量光学元件的波前重建方法及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姜江;D-InSAR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10 张珂;ENVISAT ScanSAR干涉数据处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2244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24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