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的理塘断裂带水系分析及活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4 00:26
【摘要】:理塘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一条具有左旋走滑运动性质的次级剪切破裂带,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较强,曾于1948年发生M7.3级地震。沿理塘断裂带分布有一系列小型第四纪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断裂带的控制,盆地的形态及其内部水系特征能反映断裂活动的强弱。研究理塘断裂带活动性能为防震抗震、工程稳定性、地震安全评价方面提供较可靠的基础资料。 本文以SRTM高程数据为基础,运用GIS软件提取研究区及盆地内的水系做了统计分析,,在Google影像上对两个典型的位错地貌做了解译,并用差分GPS对该断裂带1948年M7.3地震地表裂缝带做了追踪测量。从水系系统分析和断裂带微地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对理塘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做了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水系统计分析表明,受活动断裂的影响,研究区水系显示规律性展布特点,盆地内水系的展布方向与断裂带近平行或近正交,并且活动断裂强弱的差异导致盆地两侧的水系特征差别较大,受活动断裂作用强的一侧水系方向单一,长度较短,纵比降较大,分布更密集,另外一侧则相反。 (2)从水系分析和地表裂缝带统计两个方面来反推研究区新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区的水系优势方向组合特征与地表裂缝组合特征都指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 (3)对理塘断裂带位错地貌解译和1948年M7.3地震裂缝带统计分析后表明,末次冰期以来该断裂活动性较强,积累了不同级别的位移量,地表裂缝带总长约35km,以R裂缝为主,优势方向为316°,与主断层走向呈16°夹角,裂缝线密度指示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德巫盆地中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08;P5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国瑜;活动走滑断裂带的断错水系与地震[J];地震;1982年01期

2 任治坤;田勤俭;张军龙;;后差分GPS测量则木河断裂地震微地貌特征[J];地震;2007年03期

3 薛宏交,耿爱玲,龚平;江汉洞庭盆地水系展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6年04期

4 王若柏,郭良迁,韩慕康,叶燕林,邬伦;河北平原水系密度与隐伏活动构造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2年03期

5 黄卿团;郑韶鹏;;福建东南沿海及邻区活动断裂的微地貌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4期

6 王林;陈兴伟;;基于DEM的流域水系分维计算与结果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7 杨景春,谭利华,李有利,段烽军;祁连山北麓河流阶地与新构造演化[J];第四纪研究;1998年03期

8 张会平;杨农;张岳桥;孟晖;;岷江水系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6年01期

9 李勇;A.L.Densmore;周荣军;M.A.Ellis;张毅;黎兵;;青藏高原东缘数字高程剖面及其对晚新生代河流下切深度和下切速率的约束[J];第四纪研究;2006年02期

10 周荣军;叶友清;李勇;黎小刚;何玉林;戈天勇;;理塘断裂带沙湾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J];第四纪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维明;;我国水系分布与现代构造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双琳;基于ARCGIS厦门及附近区域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毕丽思;基于DEM的活动构造地貌参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3 魏波;基于GIS的地貌面和水系特征提取分析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廷;基于DEM的洮河流域构造地貌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姚维岭;差分GPS在理塘断裂带断裂微地貌调查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编号:2476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476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