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30 21:38
【摘要】: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后,北部湾沿海地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兴建大量的大型工程和工业基地,为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北部湾开始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为避免填海造地工程潜在地质灾害,配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建立一个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研究。 本文以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广西北部湾填海造地工程的地质灾害问题研究”为依托,在研究北部湾填海造地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常见地质灾害分布并分析其成灾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模型建立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的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系统。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 1、研究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发育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北海铁山港区十万吨码头填海造地项目为例进行典型研究,分析表明影响该区域地面沉降灾害的主要因素是填海深度及载荷大小。 2、建立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系统。以ArcGIS Engine、Visual Studio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VC++语言面向对象编程建立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系统,通过人机对话,首先实现对北部湾填海造地区域灾害信息管理及查询、信息数据处理及研究区域信息数据的空间分析,其次,采用信息量模型实现对北部湾填海造地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及评价结果的高效管理。 3、采用建立的评价系统对填海造地形成的北海铁山港区十万吨码头区域的地面沉降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实际监测结果吻合较好,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应用,达到防灾减灾预警预报的最终目的。
[Abstract]:After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was approv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8, a large number of large-scale projects and industrial bases were built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Beibu Gulf at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spe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Beibu Gulf began a large-scale reclamation project.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of recla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ope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t is a valuable study to establish a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geological hazards of reclamation in Beibu Gulf. Based on the key project of Gu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on Geological hazards of Beibu Gulf Reclamation and 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Guangxi", based on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Beibu Gulf reclaimed land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disaster mechanism, a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geological hazards of reclamation in Beibu Gulf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model.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reclamation in Beibu Gulf are studied and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aking the 100000 ton wharf reclamation project in Tieshan Port of Beihai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and subsidence disaster in this area are the depth and load of reclamation. 2. Th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of geological hazards for reclamation in Beibu Gulf is established. Taking ArcGIS Engine,Visual Studio2008 as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f SQL Server database and VC language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of geological hazards for reclamation in Beibu Gulf. Through man-machine dialogue, firstly, the disas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query,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regional information data in Beibu Gulf reclamation area are realized. The information model is used to realize the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reclamation area of Beibu Gulf, and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information and evaluation results is realized. 3. The risk of land subsidence disaster in the wharf area of Beihai Tieshan Port area formed by reclamation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established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monitoring result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improvement,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early 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08;P6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2 赵纯勇,林孝松,黄玲娟;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叶先进;;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0期

4 林孝松;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2期

5 化建新;张苏民;黄润秋;彭建兵;;城市环境与地质问题研究现状与发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6 张朝洪;廖根权;徐曙林;;嘉陵江流域北碚段基于GIS平台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3期

7 何源睿;王兴宁;;内昆铁路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5期

8 陈伟;许强;李为乐;;基于GIS的中等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山西建筑;2010年18期

9 孙莹洁;田运涛;王爱军;;基于GIS的泾川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5期

10 杨卫中;陈海洋;;基于GIS的评价因子权重分配法[J];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修定;汪兴旺;杜正民;;GIS在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军见;余珍友;;组件式GIS在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3 徐建军;;GIS在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概述[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4 王爱军;孙莹洁;田运涛;;基于GIS平台泾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蒋宗孝;王加义;江彩英;张信华;黄元森;黄廷炎;应凌云;;基于GIS的闽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张雪峰;何政伟;杨晏立;薛东剑;陈晓杰;;震后平武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危险性评价[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世发;石明生;王俊;杜军;田玲;程晓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甘肃省崇信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9 居恢扬;;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理论——环境因素控制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10 陈列;王东发;潘劲松;张子涵;韦方强;;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文彩云;南宁出台方案防治地质灾害[N];广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严志亮;面对120万方滑坡的严峻险情[N];金华日报;2005年

3 记者 范宏喜;今年汛期后半程防灾形势依然严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马家龙 冉玉兰;云南再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盛利;四川:抗击地质灾害 科技力量总动员[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万敏 苏华;省政府督查组来我州督查 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魏瑶;全市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N];兰州日报;2010年

8 九三学社中央;亟待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力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抗击山洪地质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N];四川日报;2010年

10 欣闻;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发生“冲击地压”地质灾害[N];徐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娥;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杨同辉;宁波市新农村GIS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春;基于VR/GIS一体化城市微观交通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马海民;基于面向对象的高速铁路网络资源时空GIS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伟;GIS内多绝缘缺陷产生混合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杜君;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虞汉华;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华平;遥感和GIS技术在西藏昌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2 黄露;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福建;基于GIS的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苗雨;基于GIS和Logistic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夏临;基于GIS的地质信息管理和地质灾害评价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曲华;基于GIS的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大寨沟、海子沟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卫青;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评价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吕远强;安康—旬阳—蜀河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益;昆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08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08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