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技术的沿淮典型洼地涝灾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09 07:41
【摘要】: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加上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易受洪涝威胁。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剧烈干扰,偏于常态的降水频频发生,往往造成极端降水洪涝事件,且涝灾在洪涝灾害中的损失比重增大,,因此,系统分析沿淮洼地的涝灾成因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该文主要介绍了相关国内外自然灾害理论的研究进展,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利用GIS平台,分析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各要素,阐述了涝灾的形成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研究区域孕灾环境各要素的分析及稳定性。对气候主要因子的降水量,进行了不同时间尺度(年、汛期、梅雨期、1dmax、3dmax、5dmax、7dmax、15dmax、30dmax)的年际和年代际分析,并探讨了汛期降雨量的集中度和集中期,研究了汛期降水量和承泄区水位的等级变化;利用地形图建立研究区域DEM,提取流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壤组成和土地利用变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地形和承泄区水位对涝灾敏感高,降水量稳定性低,孕灾环境稳定性低,易形成涝灾。 (2)基于区域灾害系统模型,参考致灾空间的定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孕灾环境的异常要素,定义要素的孕灾阀值,并以2005年为基本年,进行致灾因子强度和危险性系数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越大,承泄区连续时段水位越高,危险性越大。 (3)研究承灾体的种类和价值,分析水稻在受淹情况的损失率模型,通过结合分析内涝最高水位和承泄区水位,以不满足自排条件来确定淹没历时,再利用ArcGIS软件,计算淹没深度和相应等级的淹没面积,计算典型年份的农作物易损性。淹没深度越大,相应的淹没面积越广,易损性也越大。 (4)涝灾的成因机制分析。利用区域灾害系统分析模型,从孕灾环境稳定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的角度,进行灾情损失大小计算,认为研究区域的涝灾成因机制是气候异常导致降水变异和承泄区水位持续异常偏高双重影响下的“孕灾环境要素突变—形成致灾因子—超过承灾体的耐涝程度—导致涝灾事件”。
【图文】:

模型图,自然灾害系统,模型,区域灾害


增加其抗灾能力。3、史培军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上,史培军提出了区域灾害系统理论(1991),并结合国外灾害研究,深化补充了区域灾害理论(1996),认为区域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6, 68, 69],见图 1-1;仪垂祥等对灾害系统模型的各子系统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孕灾环境是由若干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如降水量、温度、土壤湿度、河流流量等)构成的空间,对某区域承灾体而言,仅当某个环境要素超过临界值才会产生灾害,称此临界值为孕灾阀值,孕灾环境中超过阀值的要素值构成新的空间,称为致灾空间,对承灾体构成威胁的环境要素值称致灾因子,其大小可以进行量化,对承灾体确定其价值和对各种致灾因子的抗灾能力,评价灾情大小[70];潘耀忠等[71-73]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进行了基本单元研究,并应用于实例。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08;TV8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刚;李辑;李丽光;赵振宇;程肖侠;;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2 李万彪,周春平;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3 黄荣辉;陈栋;刘永;;中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和持续性暴雨的发生特征及成因[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余鹏,刘丽芬;利用地形图生产DEM数据的研究[J];测绘通报;1998年10期

5 李必华,刘百韬,李正浩,刘章勇,李勇;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3期

6 袁雯,杨凯,徐启新;城市化对上海河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7 叶正伟;许有鹏;徐金涛;;江苏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演变趋势与成灾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6期

8 王腊春,谢顺平,周寅康,都金康,潘华良;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淹没范围模拟[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9 周寅康,王腊春,许有鹏,张捷;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耗散性[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10 袁雯,杨凯,唐敏,徐启新;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533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33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