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的白朗县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3:15
【摘要】:经过对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定量化分析,在充分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模型与分形理论,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泥石流进行易发性评价,并以小流域单元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等级划分,为白朗县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白朗县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统计及资料收集,查明了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分析总结了白朗县泥石流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规律:(1)内共发育167条泥石流,(2)均属于暴雨型稀性泥石流,(3)以小型泥石流为主,(4)主要集中在河谷两侧中高山区的沟谷区,(5)受季节控制,集中在6~9月的雨季。(2)基于GIS软件,根据地质灾害调查和灾害记录建立了工程地质岩组、坡度、高程、降雨量、断裂带缓冲区、水系密度、地貌、人类活动密度、灾点密度9种因子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25m×25m栅格单元,对每个因子进行量化处理,提取研究区子流域单元,将子流域作为易发性区划单元,从而构建易发性评价体系。(3)根据信息量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值,借助GIS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信息量赋值,利用栅格分析工具计算总信息量值,以子流域为区划单元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总信息量值进行重分类,得到白朗县泥石流易发性分布图。(4)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因子判别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检验合格的判别矩阵计算各个评价因子权重,对各个评价因子不同分类进行重要程度赋值,在GIS中根据重要程度值对评价因子栅格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利用栅格计算器对评价因子归一化进行权重叠加,并在子流域单元内划分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等级。(5)根据分形理论计算评价因子与泥石流灾害分布的变维特征,以分维值倒数作为评价因子权重,以评价因子与其各个状态分段内的信息值之积作为该分段区域内的易发指数,最后计算全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指数并划分泥石流易发性等级。(6)经过ROC曲线对三种模型评价结果的检验,三种模型评价结果预测度均较高,通过分析对比三种模型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和优劣。
【图文】:

年楚河,河流侵蚀,冲洪积,平原


图 2-5 白朗县地貌分布图河流侵蚀堆积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年楚河及其支流水系谷地内(图 2-6),年楚河宽谷地貌位于白朗县中北部,谷宽 0.5km~2.5km 左右,长约 34km。中高山为县内的主要地貌类型。广布于白朗县境内,海拔为 4200m~5000m,相对切割深度 500m~1000m(图 2-7);区内冰川地貌零星分布于东喜乡西南部,面积较小,多为冰塔、冰陡崖(图 2-8)。该区海拔在 5500m 以上,山峰较陡峭,且多为冰雪覆盖,冰蚀作用强烈。H!H!H!冰 川 地 貌冰 川 地 貌中高山地貌东喜乡旺丹乡图例H!乡镇R! 白朗县白朗县县界冰川地貌堆积平原地貌中高山地貌

地貌图,中高山,构造侵蚀,地貌


图 2-5 白朗县地貌分布图河流侵蚀堆积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年楚河及其支流水系谷地内(图 2-6),年楚河宽谷地貌位于白朗县中北部,谷宽 0.5km~2.5km 左右,长约 34km。中高山为县内的主要地貌类型。广布于白朗县境内,海拔为 4200m~5000m,,相对切割深度 500m~1000m(图 2-7);区内冰川地貌零星分布于东喜乡西南部,面积较小,多为冰塔、冰陡崖(图 2-8)。该区海拔在 5500m 以上,山峰较陡峭,且多为冰雪覆盖,冰蚀作用强烈。H!H!H!冰 川 地 貌冰 川 地 貌中高山地貌东喜乡旺丹乡图例H!乡镇R! 白朗县白朗县县界冰川地貌堆积平原地貌中高山地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2.23;P2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强;王青;刘延国;;基于GIS与Logistic模型的公路泥石流易发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3期

2 白永健;李明辉;王东辉;高延超;;金沙江中游巴塘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规律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年02期

3 杨诚;刘召军;;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动力学特征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年11期

4 张若琳;孟晖;连建发;;基于GIS的中国泥石流易发性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冯策;刘瑞;苟长江;;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芦山震后滑坡易发性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王金亮;翁秀红;;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泥石流危险度综合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年01期

7 付奇;何政伟;薛东剑;;层次分析法在炉霍县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6期

8 王宁涛;彭轲;黎清华;赵信文;黎义勇;何军;;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9 王哲;易发成;陈廷方;;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绵阳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科技导报;2012年31期

10 唐尧;杨武年;;基于GIS的震后汶川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明清;分形理论的若干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从芝;高职教师教学质量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2 戴悦;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三峡库区滑坡区域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7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97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