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断层活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4:53
   随着GPS观测技术的提高和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的不断实践与探索,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为研究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GPS测站建设的发展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地震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同时,也有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地震记载,地震分布广、烈度大,由于国情的原因,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川滇地区,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20世纪以来,该地区地震活动偏高,地震尤其是强震危险性需要更加重视。活动断层的活动程度是地震断层受力状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地震力学驱动机制的重要震源参数。因此深入研究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等运动特征对研究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对该区域的研究成果,将川滇地区划分为九个活动地块。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多期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首先采用断层剖面分析法计算了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速率,然后基于块体模型和位错模型,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得到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空间分布,之后结合计算结果、反演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主要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主要结论如下:1.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断裂带走滑分量有所增加,北中南三段现今走滑速率分别为2.8±0.5mm/a、6.5±0.5mm/a、2.7±2mm/a,汶川地震前后,该断裂带均具有较高的闭锁程度,并且有增加趋势。2.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处于强闭锁状态的断裂带,汶川地震后,北段闭锁程度减弱明显,该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发生破裂并解锁,芦山地震后断裂带进一步解锁。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运动趋于稳定,现今走滑速率为6.3±1.1mm/a,倾滑速率4.5±1.0mm/a。3.龙日坝断裂受汶川地震影响,促进了该断裂的应变积累,且闭锁程度得到增强,该断裂现今走滑速率为7.3±1.4mm/a,倾滑分量为1.9±1.0mm/a,随着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挤压,该区域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条件。4.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活动强烈,反演结果显示断裂带北段现今走滑速率为11.8±2mm/a,倾滑速率为1.7mm/a;南段现今走滑速率为10.6±2.0mm/a,倾滑速率为1.8mm/a。5.小江断裂带呈明显的分段状态,北段受汶川地震影响较大,闭锁程度得到加强,闭锁深度由震前的12km达到震后的18km,断裂带整体现今走滑速率为9.7±1.2mm/a。6.红河断裂带现今走滑速率为6.7±0.8mm/a,倾滑速率为1.8±0.5mm/a,该断裂带整体闭锁程度较高,北段的应变积累速度随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该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228.4;P315.7
【部分图文】:

活动构造,板块,块体,交汇区域


图 1.1 川滇地区活动构造图地震是主要是由于地球上不同板块之间挤压碰撞,造成块体边界和内部破裂。我国川滇地区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汇区域,板块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川滇地区产生了明显的错动与扭曲,在该区域形成了众多次在仅考虑一级块体和次级块体的情况下,该区域块体数目就达到了二十

断裂带,位置


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及在中国的位置

玉树,展布,甘孜,断裂带


甘孜-玉树断裂带平面展布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东;川滇菱形地块的运动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探讨[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8年01期

2 乔学军 ,王琪 ,杜瑞林;川滇地区活动地块现今地壳形变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3 李铁明,邓志辉,吕弋培;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及其与强震时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震;2003年02期

4 杨博;刘志广;占伟;周伟;陈阜超;;大震前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的动态变化[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5 杨国华;韩月萍;杨博;;川滇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场的演化特征及其机制讨论[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11期

6 胡冰;吴然;;利用GPS资料研究川滇地区地壳应变与应力场变化[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12期

7 贾鹏;唐红涛;李瑞莎;张希;;川滇地区近期断层运动特征分析[J];地震研究;2018年01期

8 石玉涛;高原;;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9 李玉江;陈连旺;李红;焦青;;川滇地区强震序列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10 黄子波;川滇地区强烈地震预报研究[J];四川地震;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洪魁;卢军;关华平;刘允秀;张平;唐宇雄;;川滇地区强化地电观测试验研究[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2 臧阳;孟令媛;韩颜颜;李智超;;川滇地区平静异常指标判定及预测效能检验[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C];2016年

3 焦青;范国胜;戴梁焕;;印尼8.7级地震对川滇地区的影响[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4 杨国华;江在森;王敏;张祖胜;刘广余;丁平;龚平;韩月萍;;印尼地震对我国川滇地区及其南部地壳水平活动的影响[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5 石玉涛;高原;;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熊绍柏;尹周勋;;川滇地区岩石圈上部结构与构造[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7 陈连旺;李玉江;叶际阳;詹自敏;;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对区域构造应力场扰动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吴建平;张天中;明跃红;;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姚华建;;川滇地区公共速度模型构建的一些思考和建议[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C];2016年

10 杨光亮;申重阳;谈洪波;吴桂桔;王嘉沛;;川滇地区三维密度结构反演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3: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凯英;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2 马宏生;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李玉江;川滇地区地壳变形的动力学成因及强震间相互作用机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丁开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姜永涛;川滇地区地壳运动和重力场变化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李大虎;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赛鹏;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断层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9年

2 马晨蓉;基于GPS速度场的川滇地区地壳运动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3 彭钊;用连续应变资料研究川滇地区应变特征及其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5年

4 张平;川滇地区地震灾害多时空尺度特征与对称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张恩会;基于人工地震与重力约束的川滇地区地壳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6 赵静;块体模型与负位错模型分析川滇地区块体应变与断裂带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7 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D];四川大学;2002年

8 丁阿鹿;川滇块体活动模型及地壳形变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9 周杰;基于GIS的川滇地区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分布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10 孙继浩;川滇及邻区中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本文编号:2833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833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