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五华县旅游发展空间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0 17:35
利用Python网页爬虫技术获取了五华县244个旅游资源点的空间信息;借助GIS空间核密度、最短距离等分析方法和地图制图技术,分析了五华县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苏区等利好政策为契机,按照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方式,推行全域旅游资源产品区域协同和差异化发展思路,提出"四团三线"的旅游发展空间框架,即北部泥泉文化旅游区、西部山水农林休闲旅游区、中部足球特色小镇旅游区、东南部客俗红色旅游区;"华城—水寨—河东—郭田"、"水寨—横陂—安流—梅林"、"双头—潭下—长布"旅游交通线。
【文章来源】: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11期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五华县旅游资源点现状分布图
1)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本文利用GIS核密度分析法分析了五华县域旅游资源的聚集程度,结果表明(图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北部较集中、南部较分散,尤其是区域内A级以上景区量少且空间分散;西部自然景观资源较多,东部人文景观资源较多。由于旅游资源的地缘优势多集中在主交通沿线和城镇周边,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方向多呈向交通主干道和城镇聚集的态势,使得交通干线和城镇周边的旅游资源比其他远离交通干道的地区要好得多。2)旅游资源点数量多,但总体质量不高、优势度不够。五华县域内旅游资源丰富,结合实地考察和网页爬虫法,本文共获取244个旅游资源点,还有一些资源待分析。从244个旅游资源点的开发现状来看,除小部分已评得A级及以上的景区(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益塘旅游风景区、双龙山旅游景区、蒲丽顶森林公园、汤湖热矿泥山庄、五华汉光超顺农旅园等)质量较高、特色较明显外,其余旅游资源点多为自我开发,发展质量较低、开发基金不足、发展速度慢、景区资源开发思路不清晰,旅游资源未能发挥禀赋优势,景区景点建设投入不足,区域旅游竞争力有待增强。从获取的数据来看,将近一半为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旅游资源点小、分散、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足,且大多数景点都停留在一般的观光层次,旅游产品单一,大多以展示为主,没有形成独特的景点特色。
乡村振兴与中央苏区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实施乡村振兴和中央苏区战略,是处理国家与落后地方发展过程中协同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五华经济贫困县旅游区中的非优区而言,是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机遇。秉承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探索五华县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真正通过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全面带动乡村振兴的政策落地。1)强化发展意识,利用全域发展理念指导旅游产业建设。(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突破对传统旅游业发展观念的片面理解,全面认识“全域旅游”的理念,加快五华县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构建符合全域旅游范畴的“三网、两+、五层次”发展框架,全面提升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构成景区全域化发展的一层结构[5];(2)充分挖掘景区资源特色,真正用好乡村振兴和中央苏区等政策,科学制定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加强旅游产业分时段、分区域的有序、良性发展,防止盲目开发、过度开发、低水平开发和破坏性开发[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J]. 胡向东,王晨,王鑫,刘现武.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2]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 杨振之. 旅游学刊. 2016(12)
[3]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研究——以梅州市为例[J]. 冯亚芬,刘远清. 嘉应学院学报. 2016(02)
[4]五华文化旅游大有可为[J]. 钟文秀. 大众文艺. 2011(13)
[5]基于GIS的深圳旅游资源评价与区划[J]. 舒惠芳,李萍,江玲. 热带地理. 2010(02)
[6]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J]. 陈义彬. 地理科学. 2008(03)
[7]粤东北山区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组合的研究——兼论五华县旅游资源的组合[J]. 金利霞,张伟强,江璐明. 热带地理. 2004(01)
[8]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浅析[J]. 熊元斌,邹蓉.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10)
[9]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 地理学报. 2000(03)
本文编号:2928270
【文章来源】: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11期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五华县旅游资源点现状分布图
1)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本文利用GIS核密度分析法分析了五华县域旅游资源的聚集程度,结果表明(图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北部较集中、南部较分散,尤其是区域内A级以上景区量少且空间分散;西部自然景观资源较多,东部人文景观资源较多。由于旅游资源的地缘优势多集中在主交通沿线和城镇周边,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方向多呈向交通主干道和城镇聚集的态势,使得交通干线和城镇周边的旅游资源比其他远离交通干道的地区要好得多。2)旅游资源点数量多,但总体质量不高、优势度不够。五华县域内旅游资源丰富,结合实地考察和网页爬虫法,本文共获取244个旅游资源点,还有一些资源待分析。从244个旅游资源点的开发现状来看,除小部分已评得A级及以上的景区(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益塘旅游风景区、双龙山旅游景区、蒲丽顶森林公园、汤湖热矿泥山庄、五华汉光超顺农旅园等)质量较高、特色较明显外,其余旅游资源点多为自我开发,发展质量较低、开发基金不足、发展速度慢、景区资源开发思路不清晰,旅游资源未能发挥禀赋优势,景区景点建设投入不足,区域旅游竞争力有待增强。从获取的数据来看,将近一半为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旅游资源点小、分散、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足,且大多数景点都停留在一般的观光层次,旅游产品单一,大多以展示为主,没有形成独特的景点特色。
乡村振兴与中央苏区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实施乡村振兴和中央苏区战略,是处理国家与落后地方发展过程中协同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五华经济贫困县旅游区中的非优区而言,是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机遇。秉承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探索五华县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真正通过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全面带动乡村振兴的政策落地。1)强化发展意识,利用全域发展理念指导旅游产业建设。(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突破对传统旅游业发展观念的片面理解,全面认识“全域旅游”的理念,加快五华县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构建符合全域旅游范畴的“三网、两+、五层次”发展框架,全面提升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构成景区全域化发展的一层结构[5];(2)充分挖掘景区资源特色,真正用好乡村振兴和中央苏区等政策,科学制定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加强旅游产业分时段、分区域的有序、良性发展,防止盲目开发、过度开发、低水平开发和破坏性开发[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J]. 胡向东,王晨,王鑫,刘现武.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2]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 杨振之. 旅游学刊. 2016(12)
[3]乡村红色旅游开发研究——以梅州市为例[J]. 冯亚芬,刘远清. 嘉应学院学报. 2016(02)
[4]五华文化旅游大有可为[J]. 钟文秀. 大众文艺. 2011(13)
[5]基于GIS的深圳旅游资源评价与区划[J]. 舒惠芳,李萍,江玲. 热带地理. 2010(02)
[6]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J]. 陈义彬. 地理科学. 2008(03)
[7]粤东北山区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组合的研究——兼论五华县旅游资源的组合[J]. 金利霞,张伟强,江璐明. 热带地理. 2004(01)
[8]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浅析[J]. 熊元斌,邹蓉.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10)
[9]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 地理学报. 2000(03)
本文编号:2928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92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