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台湾岛海岸线遥感提取与35年来演变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0 10:18

  本文关键词:台湾岛海岸线遥感提取与35年来演变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近年来为实现台湾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沿岸人为活动频繁,海岸带地区进行大规模、剧烈的开发活动,造成海岸线形态发生了改变,而海岸线变迁将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沿海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开展台湾岛海岸线演变特征分析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1、1991、2001和2013年的Landsat系列影像和2015年的GF-1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地形图、海图、历史调查资料和2005年S POT-5卫星影像为辅助数据,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建立了台湾岛海岸线分类体系;(2)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四种海岸线计算机提取方法;(3)提取了1981-2015年间4期台湾岛海岸线,基于海岸线信息提取结果,开展了海岸线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4)基于台湾海峡两岸岸线,对比海岸线演变特征及不同时期驱动力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文献资料,结合台湾两岸实地情况从海岸线成因和海岸线底质两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台湾海峡两岸综合详细的海岸线分类体系,分类体系包括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2大类,其中自然岸线具体可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河口岸线和生物岸线5类,人工岸线包括4类,具体为养殖围堤、盐田围堤、港口岸线和建设围堤。基于台湾海峡两岸2大类9小类海岸线分类体系,结合遥感图像中海岸线的位置、色彩、纹理、地物邻接关系等特征建立了台湾岛海岸线遥感解译标志集。2.针对台湾岛不同海岸的地貌特征,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及生物岸线和人工岸线4种海岸线计算机提取方法,并通过应用实验开展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4种岸线提取方法的精度都优于Landsat影像的1个像元,其中基岩岸线距离偏差为17m, RMSE为23m;淤泥质岸线距离偏差为19m; RMSE为10m,生物岸线距离偏差和RMSE分别为19m和23m;人工岸线距离偏差和RMSE为21m和30m。3.从海岸线类型、长度、分布特征和蚀淤面积变化对近35年台湾岛海岸线进行了详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台湾岛海岸线长度以2001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总体趋势,其中1981年台湾岛岸线总长为1370.84km,到2015年海岸线总长为1569.08km,35年来台湾岛海岸线总长净增长了198.24km,年增长速率约5.66km/a,其中自然岸线减少了262.77km,减少速率为7.51 km/a,人工岸线增长了461.02km,增长速率约为13.17km/a;自然岸线中淤泥质岸线变化最为剧烈,共减少了171.53km,年变化速率为4.9km/a。1981-2015年间台湾岛海岸整体呈持续扩张态势,35年来台湾岛海岸净扩张面积为15876.77hm2,其中海岸侵蚀面积为1741.71 hm2,海岸扩张面积为17618.48 hm2,台湾岛35年来海岸侵蚀和扩张的年平均速率分别为49.76hm2/a和503.39hm2/a,年净扩张速率为453.62 hm2/a;在1981-1991年、1991-2001年和2001-2015年三个时段内,台湾岛海岸蚀淤主要集中发生于台湾西岸,其中台南县、云林县、彰化县和台中县35年来海岸蚀淤变化状况最为激烈。4.1981-2013年4期台湾海峡两岸海岸线长度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福建海岸线呈减少的趋势,台湾西部岸线呈现增加-增加-稳定的趋势。海岸线总长度从1981年到2013年净增长了65.48km,年增长速率约1.98km/a,其中福建海岸线净减少109.27km,台湾西部岸线净增长174.74km;33年间台湾西部海岸净扩张面积增长态势持续降低,福建海岸以1990-2001年时间段为节点,海岸净扩张面积增长态势为先稳定后增张,1981至2013年台湾海峡海岸扩张面积为512.77 hm2,年扩张速率为15.54hm2/a;台湾海峡两岸岸线发生剧烈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但同一时期内岸线变迁因素又有差别。5.台湾岛海岸线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共同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海平面变化、入海河流泥沙、风暴潮、地势变化、波浪和潮汐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采砂、岸堤、港口码头、养殖池塘和盐田的新建以及扩建、城镇建设等。
【关键词】:台湾岛 海岸线 遥感 演变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7.1;P237;P22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3
  • 1 引言13-22
  • 1.1 选题依据13-14
  • 1.1.1 支撑课题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海岸线遥感信息提取研究进展14-16
  • 1.2.2 海岸线变迁研究进展16-17
  • 1.2.3 台湾岛相关研究进展17-18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20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技术路线19-20
  • 1.4 篇章结构20-22
  • 2 研究区域概况22-25
  • 2.1 自然地理状况22-24
  • 2.1.1 地理区位22-23
  • 2.1.2 气象气候23
  • 2.1.3 地质地貌23
  • 2.1.4 海洋水文23-24
  • 2.1.5 自然资源24
  • 2.2 社会经济状况24-25
  • 3 数据与处理25-31
  • 3.1 数据源25-29
  • 3.1.1 遥感卫星数据25-28
  • 3.1.2 其他数据资料28-29
  • 3.2 数据预处理29-31
  • 4 台湾岛海岸线分类体系与海岸线提取技术31-51
  • 4.1 海岸线分类体系与解译标志集31-33
  • 4.2 各类型岸线提取技术33-51
  • 4.2.1 基于多期遥感图像的砂质岸线提取技术33-37
  • 4.2.2 基于NDVI的淤泥质及生物岸线遥感提取技术37-42
  • 4.2.3 基于NDBI的人工岸线遥感提取技术42-47
  • 4.2.4 基于遥感影像与海岸高程信息的基岩岸线提取技术47-51
  • 5 台湾岛海岸线分布特征与变迁分析51-97
  • 5.1 海岸线类型及分布特征53-70
  • 5.1.1 1981年台湾岛海岸线分布状况54-58
  • 5.1.2 1991年台湾岛海岸线分布状况58-62
  • 5.1.3 2001年台湾岛海岸线分布状况62-66
  • 5.1.4 2015年台湾岛海岸线分布状况66-70
  • 5.2 海岸线变迁分析70-85
  • 5.2.1 岸线变迁总体状况70-74
  • 5.2.2 1981-1991年岸线变迁分析74-77
  • 5.2.3 1991-2001年岸线变迁分析77-80
  • 5.2.4 2001-2015年岸线变迁分析80-83
  • 5.2.5 海岸侵蚀淤积变化分析83-85
  • 5.3 台湾海峡两岸对比分析85-97
  • 5.3.1 海峡两岸海岸线体变迁总分析86-90
  • 5.3.2 海峡东岸海岸线演变特征90-92
  • 5.3.3 海峡西岸海岸线演变特征92-93
  • 5.3.4 海峡两岸海岸侵蚀淤积分析93-94
  • 5.3.5 海峡两岸海岸线变迁驱动因素对比分析94-97
  • 6 台湾岛海岸线变迁原因分析97-101
  • 6.1 自然因素97-98
  • 6.2 人为因素98-101
  • 7 结论与讨论101-104
  • 7.1 结论101-103
  • 7.2 讨论103-104
  • 致谢104-10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106-108
  • 参考文献108-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04期

2 陈克明;世纪末的台湾经济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2期

3 王鹏;美国“9·11”事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厦门科技;2001年06期

4 胡石青;;台湾经济寻求出路[J];科技智囊;2001年07期

5 林世渊;试析2001年台湾经济的衰退及其成因[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2年01期

6 王建民;2003年台湾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展望[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3年02期

7 张颖;;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对台湾经济的深度影响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2年08期

8 昭;台湾促进产业升级重要举措[J];海峡科技与产业;1995年02期

9 朱磊;;危机重洋中的台湾经济[J];世界知识;1998年05期

10 郭民生;台湾生产力中心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良;;略论明清时期晋江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薛军力;徐鲁航;;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高群服;;浅谈台湾传统产业——借鉴和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莫世祥;;台湾开放陆资入台的政策演进[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永郭;;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大陆中小企业的启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刘国深;;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代序[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徐晓望;;论荷据时期台湾市镇的性质[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9 周翔鹤;;日据初期台湾企业形态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惠敏;;台湾标准与验证及其启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啊宽 本报记者 林恒雄 杨宏生;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商机何在[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杜榕;台湾精品18年打造“黄金圣衣”[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漪;台湾名品城:南京的一段“家国故事”[N];新华日报;2010年

4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陆资纾困台湾经济[N];团结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高杨;不应让“反陆”情绪绑架台湾经济[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炜娜;是谁绑架了台湾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本报记者 任成琦;“薪无力”让台湾物价显得“压力山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任成琦;台湾物价“压力山大”[N];团结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孙立极 发自台北;台湾更需要“三通”[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石莹;赵卫;大陆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市场[N];国际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蔡明典;台湾地区信息家电零售业结构、企业营销行为与经营绩效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甘露泽;产业群聚与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高宏华;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Y

本文编号:296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96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