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GPS接收机干扰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性能GPS接收机干扰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高性能GPS接收机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它的抗干扰能力主要是因为采用了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针对具有自适应调零天线的GPS接收机的干扰技术。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大幅度提升GPS接收机干扰容限的机理,给出了GPS接收机干扰容限的准确定义,提出了一套测试高性能GPS接收机干扰容限的系统仿真方法。2.仿真实现了具有自适应调零天线的GPS接收机,并建立了相应的干扰模型;分析了不同干扰样式的性能特点,并论述了仿真中选取干扰样式的依据。3.在推导最小均方(LMS)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性能特点,特别是其收敛特性;针对LMS算法收敛特性的弱点,设计了一种闪烁干扰,该干扰通过自适应调零天线后仍具有很高的残留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干扰方式对于设计上存在缺陷的自适应调零天线GPS接收机具有很好的干扰效能,但该干扰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设计良好的GPS接收机,其干扰效能很低。4.分别在干扰源的个数为1、2、3、4的情形下,从干扰源相对于GPS接收机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两个方面,研究了干扰源的布局对干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扰源的布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干扰性能;考虑到干扰源布局有优劣,增加干扰源的个数并不一定能提升干扰性能;在良好的干扰源布局条件下,当干扰源的数目由1增加到3时,每增加一个干扰源,性能可提高约XdB,而干扰源的数目由3增加到4时,性能可提高XdB以上。
【关键词】:GPS接收机 自适应调零天线 LMS算法 干扰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2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符号对照表11-12
- 缩略语对照表12-15
- 第一章 绪论15-19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5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15-17
- 1.2.1 GPS系统干扰技术及研究现状15-16
- 1.2.2 GPS系统抗干扰技术及研究现状16-17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7-19
- 第二章 GPS系统及自适应调零天线19-33
- 2.1 GPS系统概述19-22
- 2.1.1 GPS系统的组成19
- 2.1.2 GPS卫星导航信号的结构19-21
- 2.1.3 用户位置的计算21-22
- 2.2 GPS系统中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22-24
- 2.2.1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基本原理22-23
- 2.2.2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特点23-24
- 2.3 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24-31
- 2.3.1 自适应调零天线的基本原理24-25
- 2.3.2 天线阵的阵列类型25
- 2.3.3 AGC和A/D变换器25-27
- 2.3.4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27-31
- 2.4 本章小结31-33
- 第三章 GPS系统干扰模型及干扰准则33-47
- 3.1 GPS系统干扰模型33-34
- 3.2 GPS接收机的干扰容限及仿真测试方法34-40
- 3.2.1 干扰容限的定义34-35
- 3.2.2 干扰容限的测试方法35-38
- 3.2.3 常规C/A码L1-P码接收机干扰容限的估计38-40
- 3.2.4 干扰容限定义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意义40
- 3.3 干扰样式的选择40-45
- 3.3.1 高斯噪声干扰41-44
- 3.3.2 噪声调频干扰44-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第四章 闪烁干扰对GPS系统的干扰性能研究47-59
- 4.1 LMS算法的收敛特性47-49
- 4.2 闪烁干扰相关参数的设定49-54
- 4.2.1 闪烁干扰的占空比50-52
- 4.2.2 断续干扰2相对于断续干扰1的延时52-54
- 4.3 闪烁干扰对GPS系统的影响54-57
- 4.3.1 AGC和A/D变换器对LMS算法收敛性的影响54-55
- 4.3.2 闪烁干扰的干扰性能55-56
- 4.3.3 闪烁干扰的局限性56-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连续干扰对GPS系统的干扰性能研究59-71
- 5.1 干扰源的布局对干扰性能的影响59-67
- 5.1.1 单源干扰时干扰的布局对干扰性能的影响59-60
- 5.1.2 两源干扰时干扰的布局对干扰性能的影响60-62
- 5.1.3 三源干扰时干扰的布局对干扰性能的影响62-65
- 5.1.4 四源干扰时干扰的布局对干扰性能的影响65-67
- 5.2 不同个数的干扰源对干扰性能的影响67-70
- 5.3 本章小结70-71
- 结束语71-73
- 参考文献73-75
- 致谢75-77
- 作者简介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波;丁秀丽;邬爱清;;自适应自然单元法研究——自适应细化[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2 邹光远,陈耀松;关于二阶自适应开路边条件的进一步讨论[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2年03期
3 汤清明;;自适应输出跟随控制及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4 聂建亮;;采用自适应Unscented Kalman的粒子滤波[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3期
5 许诺;;一种基于频度的自适应数据分级策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3期
6 徐树荣,李文生;双曲守恒律的自适应一致高精度格式[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7 倪国喜;王瑞利;林忠;;无网格方法中粒子分布与自适应研究[J];计算物理;2006年04期
8 李东兵;李国平;滕国伟;赵海武;王国中;李萍;;一种新的自适应维纳滤波方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赵慧民,朱立,张光昭;率失真最优自适应量化及其系数阈值的设定[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张学兵;姚洪兴;梁洪振;;一个新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刚;易之光;赵翠俭;李兵;吴士昌;;一种新型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鹤;张丹;于伟东;严灏景;;功能自适应纺织品[A];第七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蓬;宋明玉;张林芳;王新远;;广义自适应相干累积算法改进及其在线谱增强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于慧君;陈章位;;道路模拟试验自适应时域复现控制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路迎晨;李兵;;一类自适应预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6 陈博;方滨兴;云晓春;;一种自适应的蠕虫检测和遏制方法的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李国;张心珂;杨国庆;高庆吉;;一种自适应的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算法[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晓雨;数据中心中自适应绿色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思佳;非均匀强杂波下的目标检测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航标;基于数字负载最小能耗的自适应电压调节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蓉芳;基于协同进化优化和图像先验的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玉着;地形自适应的高精度河网提取及其典型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8 马国成;车辆自适应巡航跟随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两种基于万有引力定律自适应算法[D];渤海大学;2015年
2 韦翔鸿;雷达定量降水估测自适应优化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查志远;自适应范数约束图像正则化重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凌立倩;仿射投影p-范数算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范贤玉;自适应耗能UPPC抗震框架的理论初探及耗能元件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包震坤;最小失真自适应隐写模型及嵌入编码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李旭;自适应光强变化的齿轮视觉测量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8 王清超;基于改进PSO的连铸二冷水配水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顾静文;离线自适应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孙阳;自适应仿生PDC钻头设计与试验[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高性能GPS接收机干扰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9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