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外联系的湖北省交通网络可达性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02:58
以湖北省103个三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对象,本文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可达性系数指标分析了湖北省公路网、普铁网、高铁网、民航网4种单一交通网络和综合交通网络的省内及省外可达性格局。结果表明:(1)由于地理空间区位的不同,省内可达性和省外可达性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现象;(2)省外可达性对省内可达性依赖几何形心的现象具有一定纠正作用,内外联系地测定可达性更符合实际;(3)普铁网、高铁网和民航网可达性均具有很大地域差异,薄弱地区是今后交通网络建设的重点对象。
【文章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2020,45(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省内公路网、普铁网、高铁网、民航网可达性
省内、省外普铁网和高铁网可达性
根据式(2)求出节点的省内、省外综合可达性,再根据式(4)求出节点的省内、省外综合可达性系数。综合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如图4所示:①省内综合可达性,由于封闭区域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使得可达性较优区域一定程度上偏向区域形心,中部地区可达性明显优于边缘地区,西部地区可达性处于明显劣势。武汉市的省内综合可达性最好,省内综合可达性具有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圈层式结构和以铁路为轴的轴状分布结构。武汉圈内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的节点占39/48,鄂西圈内占27/55。②省外综合可达性格局与省内综合可达性格局类似,但由于不再受到封闭区域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可达性优势地区从中部转移到东部地区,武汉圈内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的节点占47/48,鄂西圈内仅占14/55。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将省内、省外综合可达性结合起来,即可避免封闭研究区域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使得结果更符合连续地理空间的现实情况。据此,使用式(3)求出省内外综合可达性,如图4(c)所示。省内外综合可达性格局与省内综合可达性格局类似,武汉圈内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的节点占43/48,鄂西圈内占21/5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医疗可达性的引力模型可获性优化[J]. 熊沁,徐之俊,李维庆,亢孟军,刘婷婷,翁敏. 测绘地理信息. 2017(04)
[2]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J]. 文嫮,韩旭. 人文地理. 2017(01)
[3]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区域交通可达性的影响[J]. 顾九春,孙峰华,柳新华,姚琛. 经济地理. 2016(03)
[4]高速公路网络对中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J]. 薛红木,冯长春,张剑锋. 物流技术. 2016(03)
[5]基于内外联系的双核型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郭建科,王丹丹,王利,董晓菲. 经济地理. 2015(11)
[6]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J]. 曹小曙,李涛,杨文越,黄晓燕,殷江滨,刘永伟,梁斐雯,王武林,王妙妙,陈慧灵,张百献.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6)
[7]基于区域航空运输可达性的机场空间布局[J]. 杨忠振,宫之光,陈东旭. 热带地理. 2015(02)
[8]基于E2SFCA的城市旅游景点的潜在空间可达性分析[J]. 张鹏飞,蔡忠亮,张成,任福. 测绘地理信息. 2015(01)
[9]东北地区省际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J]. 尹鹏,李诚固,陈才. 经济地理. 2014(06)
[10]基于铁路客运网络的省际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J]. 孟德友,陆玉麒. 地理研究. 2012(01)
本文编号:3062437
【文章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2020,45(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省内公路网、普铁网、高铁网、民航网可达性
省内、省外普铁网和高铁网可达性
根据式(2)求出节点的省内、省外综合可达性,再根据式(4)求出节点的省内、省外综合可达性系数。综合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如图4所示:①省内综合可达性,由于封闭区域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使得可达性较优区域一定程度上偏向区域形心,中部地区可达性明显优于边缘地区,西部地区可达性处于明显劣势。武汉市的省内综合可达性最好,省内综合可达性具有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圈层式结构和以铁路为轴的轴状分布结构。武汉圈内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的节点占39/48,鄂西圈内占27/55。②省外综合可达性格局与省内综合可达性格局类似,但由于不再受到封闭区域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可达性优势地区从中部转移到东部地区,武汉圈内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的节点占47/48,鄂西圈内仅占14/55。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将省内、省外综合可达性结合起来,即可避免封闭研究区域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使得结果更符合连续地理空间的现实情况。据此,使用式(3)求出省内外综合可达性,如图4(c)所示。省内外综合可达性格局与省内综合可达性格局类似,武汉圈内可达性高于平均水平的节点占43/48,鄂西圈内占21/5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医疗可达性的引力模型可获性优化[J]. 熊沁,徐之俊,李维庆,亢孟军,刘婷婷,翁敏. 测绘地理信息. 2017(04)
[2]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J]. 文嫮,韩旭. 人文地理. 2017(01)
[3]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区域交通可达性的影响[J]. 顾九春,孙峰华,柳新华,姚琛. 经济地理. 2016(03)
[4]高速公路网络对中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J]. 薛红木,冯长春,张剑锋. 物流技术. 2016(03)
[5]基于内外联系的双核型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郭建科,王丹丹,王利,董晓菲. 经济地理. 2015(11)
[6]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J]. 曹小曙,李涛,杨文越,黄晓燕,殷江滨,刘永伟,梁斐雯,王武林,王妙妙,陈慧灵,张百献.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6)
[7]基于区域航空运输可达性的机场空间布局[J]. 杨忠振,宫之光,陈东旭. 热带地理. 2015(02)
[8]基于E2SFCA的城市旅游景点的潜在空间可达性分析[J]. 张鹏飞,蔡忠亮,张成,任福. 测绘地理信息. 2015(01)
[9]东北地区省际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J]. 尹鹏,李诚固,陈才. 经济地理. 2014(06)
[10]基于铁路客运网络的省际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J]. 孟德友,陆玉麒. 地理研究. 2012(01)
本文编号:306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06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