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面向网络有损传输的栅格地理数据数字水印算法

发布时间:2021-07-14 01:10
  互联网技术和WebGIS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栅格地理数据的共享方式从离线分发向网络在线服务方式的变革,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传输与应用。与此同时,开放的网络环境也滋生了一系列数据盗版、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数据所有者的合法利益,也给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在网络环境下,若仅仅依靠传统的密码学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很难有效的遏制此类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也无法在发现非法数据后实现数据的追根溯源。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网络环境下的栅格地理数据提供全面的版权保护。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它伴随着数据从生产、分发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能够为数字化数据的版权提供全面有效的保护。针对目前栅格地理数据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采用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针对栅格地理数据的数字水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面向传统的离线分发环境进行设计的,数据的共享方式多是无损的磁盘拷贝,而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在于其传输方式往往是有损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遭受压缩、缩放等复合攻击,传输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存在一定的影像失真。而现有的...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面向网络有损传输的栅格地理数据数字水印算法


网络数据传输模型

逻辑图,构造方式,地理,栅格


序面临无法处理的复杂请求时,才将请求提交给服务器端处理。??基于以上几种构造方式建设的WebGIS应用系统,它们在数据的传输上的逻??辑结构如图2.2所示,具有以下特点[85]:??(1)

过程图,编解码,过程,不可感知性


〇表示同或运算,%和<分别为对应序号的原始水印位和提取的水??印位。Z为水印信息长度。??水印的不可感知性与鲁棒性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2.3所示。为了??使得数字水印算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在满足不可感知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算??法的鲁棒性。??I??I?\??????鲁棒性??图2.3不可感知性与鲁棒性的关系??在统一了评估标准以后,只需对水印算法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就能对??算法的优缺点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算法的深入研究及推广。??2.3网络有损传输对栅格地理数据质?的影响??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栅格地理数据的分辨率不断提高,栅格地理??数据特别是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其单幅数据量可达数十个G。栅格地理数据在??提供丰富地理信息的同时,也给海量化的数据存储,网络的快速传输带来了诸多??难题。为了在有限的网络信道容量中高速传输海量的栅格地理数据,必须采用数??据压缩的方法


本文编号:3283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283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