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绿洲变化的模式与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4 05:41
本文旨在探索黑河流域绿洲近55 a的时空变化模式与稳定性。基于1963—2017年的16期多源遥感影像,提取了55 a黑河流域绿洲空间分布信息,使用叠置分析、格网化等方法,分析黑河流域绿洲变化模式与稳定性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绿洲以波动变化模式为主,波动绿洲主要分布在灌溉保证程度差和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扩张绿洲呈现早期向内填充、中后期向外扩张的模式;退缩绿洲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的绿洲边缘。黑河流域绿洲总体上逐渐趋向稳定,下游绿洲稳定性低于中游;中游及下游的金塔、鼎新绿洲波动主要发生在早期,而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波动主要发生在中期。
【文章来源】:干旱区研究. 2020,3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黑河流域现代绿洲空间分布示意图
使用决策树确定每个格网波动最强烈的时段,从而分析绿洲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图2)。将格网的时间变化序列分割为大致均匀的3个时段(见3.2节)。当绿洲在时间过程上均匀变化时,3个时段各自的累积动态度(CT)百分比均接近33%,其标准差接近于0。在本文中取标准差为5%,来判定3个时段变化是否均匀。当3个时段的累积百分比的标准差小于5%时,变化均匀,无明显主导变化时段;超过5%时,进一步根据各时段累积百分比的大小排序和差值来确定主导变化时段。其中,最大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大于等于10%时,最大值所在时段为主导时段;差值小于10%时,最大值与中间值所在的两个时段为共同主导时段。3 结果与分析
中游绿洲的整体稳定性高于下游。其中,波动变化占中游绿洲总面积的46.34%,集中分布区包括民乐绿洲的大部和临泽绿洲中部;此外,张掖、临泽、高台绿洲的沿河地区以及酒泉、嘉峪关绿洲北侧的边缘地区也有分布。稳定不变的面积占33.05%,集中分布在张掖、酒泉和高台绿洲的内部。扩张变化的面积占19.49%,嘉峪关绿洲(图3c)、酒泉绿洲东中部(肃南县明花乡前滩村,图3f)、高台绿洲西部(骆驼城镇、明花乡政府驻地,图3e)和张掖——民乐绿洲相接处(图3d)较为突出。其中,嘉峪关绿洲、骆驼城镇绿洲和明花乡政府驻地周围绿洲的扩张,分别始于20世纪60、70和90年代,早期多表现为远离绿洲主体的“飞地”,而后逐渐与附近的绿洲主体相连。明花乡前滩村以及张掖—民乐相接处的扩张主要发生在2006年以后,以蔓延式扩张为主。退缩变化的面积占1.13%,斑块较小且零星分布,大多位于绿洲边缘。3.2 绿洲稳定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9—2016年吐鲁番高昌区绿洲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刘亚文,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阿拉努尔·艾尼娃尔,买合甫拉提·乃比. 干旱区研究. 2018(04)
[2]1986—2015年民勤县绿洲时空变化分析[J]. 鲁晖,颉耀文,张文培,卫娇娇. 干旱区研究. 2017(06)
[3]黑河流域跨省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张掖为例[J]. 蒋兴国,郑洁.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09)
[4]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J]. 王雅,蒙吉军. 干旱区研究. 2017(01)
[5]张掖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J]. 杨鹏举,张恒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4)
[6]绿洲化-荒漠化土地时空格局变化对比研究——以黑河中游临泽县为例[J]. 钱大文,巩杰,贾珍珍. 干旱区研究. 2016(01)
[7]极端干旱区额济纳绿洲稳定性评价研究[J]. 王耀斌,冯起,刘光琇,司建华. 生态经济. 2015(09)
[8]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及流域治理成效分析评价[J]. 赵清,黄维东. 人民黄河. 2015(08)
[9]民乐县节水型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陈俊.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13)
[10]河西走廊区沙漠化年度趋势变化分析研究[J]. 王小军,陈翔舜,刘晓荣,尚立照,高斌斌. 甘肃科技. 2014(09)
本文编号:3321114
【文章来源】:干旱区研究. 2020,3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黑河流域现代绿洲空间分布示意图
使用决策树确定每个格网波动最强烈的时段,从而分析绿洲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图2)。将格网的时间变化序列分割为大致均匀的3个时段(见3.2节)。当绿洲在时间过程上均匀变化时,3个时段各自的累积动态度(CT)百分比均接近33%,其标准差接近于0。在本文中取标准差为5%,来判定3个时段变化是否均匀。当3个时段的累积百分比的标准差小于5%时,变化均匀,无明显主导变化时段;超过5%时,进一步根据各时段累积百分比的大小排序和差值来确定主导变化时段。其中,最大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大于等于10%时,最大值所在时段为主导时段;差值小于10%时,最大值与中间值所在的两个时段为共同主导时段。3 结果与分析
中游绿洲的整体稳定性高于下游。其中,波动变化占中游绿洲总面积的46.34%,集中分布区包括民乐绿洲的大部和临泽绿洲中部;此外,张掖、临泽、高台绿洲的沿河地区以及酒泉、嘉峪关绿洲北侧的边缘地区也有分布。稳定不变的面积占33.05%,集中分布在张掖、酒泉和高台绿洲的内部。扩张变化的面积占19.49%,嘉峪关绿洲(图3c)、酒泉绿洲东中部(肃南县明花乡前滩村,图3f)、高台绿洲西部(骆驼城镇、明花乡政府驻地,图3e)和张掖——民乐绿洲相接处(图3d)较为突出。其中,嘉峪关绿洲、骆驼城镇绿洲和明花乡政府驻地周围绿洲的扩张,分别始于20世纪60、70和90年代,早期多表现为远离绿洲主体的“飞地”,而后逐渐与附近的绿洲主体相连。明花乡前滩村以及张掖—民乐相接处的扩张主要发生在2006年以后,以蔓延式扩张为主。退缩变化的面积占1.13%,斑块较小且零星分布,大多位于绿洲边缘。3.2 绿洲稳定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9—2016年吐鲁番高昌区绿洲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刘亚文,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阿拉努尔·艾尼娃尔,买合甫拉提·乃比. 干旱区研究. 2018(04)
[2]1986—2015年民勤县绿洲时空变化分析[J]. 鲁晖,颉耀文,张文培,卫娇娇. 干旱区研究. 2017(06)
[3]黑河流域跨省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张掖为例[J]. 蒋兴国,郑洁.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09)
[4]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J]. 王雅,蒙吉军. 干旱区研究. 2017(01)
[5]张掖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J]. 杨鹏举,张恒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4)
[6]绿洲化-荒漠化土地时空格局变化对比研究——以黑河中游临泽县为例[J]. 钱大文,巩杰,贾珍珍. 干旱区研究. 2016(01)
[7]极端干旱区额济纳绿洲稳定性评价研究[J]. 王耀斌,冯起,刘光琇,司建华. 生态经济. 2015(09)
[8]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及流域治理成效分析评价[J]. 赵清,黄维东. 人民黄河. 2015(08)
[9]民乐县节水型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陈俊.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13)
[10]河西走廊区沙漠化年度趋势变化分析研究[J]. 王小军,陈翔舜,刘晓荣,尚立照,高斌斌. 甘肃科技. 2014(09)
本文编号:3321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32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