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的岩溶塌陷地质模型评价方法探讨——以淮南市八公山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6 20:43
  本文以淮南八公山碳酸盐岩地层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背景和岩溶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探讨基于GIS的岩溶塌陷地质模型评价方法,对岩溶塌陷易发程度进行科学划分,为淮南市岩溶塌陷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安徽地质. 2020,30(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GIS的岩溶塌陷地质模型评价方法探讨——以淮南市八公山地区为例


淮南煤田八公山矿区岩溶塌陷分布图Figure1.DistributionmapofkarstcollapseinBagongshanminingareaofHuainancoalfield古沟向斜等

比较曲线,岩溶,岩溶塌陷,灰岩


2.2.4孔集矿岩溶发育特征(1)岩溶平面分布特征:孔集矿岩溶发育的平面分布是不均一的,其奥陶系灰岩西部岩溶发育,石炭系太原组灰岩东部岩溶发育。(2)不同组的岩溶发育特征:通过对不同灰岩层钻孔溶洞空洞率、能见溶洞率、钻孔漏水率和岩溶率的比较曲线可知:发育程度为奥陶系灰岩岩溶最强,其次是寒武系灰岩,最差的是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率分别为2.51%,1.71%,0.897%;在太原组灰岩中,岩溶发育最强的为C22,其次为C23,最差的为C21,岩溶率分别为2.95%,0.746%,0.216%。如图6所示。图6不同层组岩溶比较曲线Figure6.Comparisoncurvesofkarstsindifferentstrata(3)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岩溶现象发育在浅部,0~-60m由上到下发育减弱,但并不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300~-400m仍然有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450~-850m奥陶系灰岩岩溶均不发育。(4)岩溶与构造的关系:断层交叉地带岩溶最发育,其次是倒转及倾斜地层背斜轴附近,最弱的是断层尖灭端;断层下盘岩溶发育弱于上盘。3基于GIS的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划分3.1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ArcGIS划分评价单元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发育背景及发育现状,以及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等确定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流程:在不同的评价单元上采取各评价因子量化数值,用数学评价模型计算出各评价单元的岩溶塌陷易发程度指数,通过网格数据化处理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1]。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结果经专家审核,不符合实际的应重新调整权重进行评价。本次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主要评价流程见评价流程图(?

岩溶塌陷,层次模型,岩溶


个比较重要两个因子比较,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两个因子比较,其中一个极其重要介于上面两个相邻判断值的中间若i与j相比较的判断值为dij,则j与i比较的判断值就为2/dijnRI30.5240.8951.1261.2671.3681.4191.46101.49111.52121.54131.56141.58表31~9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n代表维数)Table3.Averagerandomconsistencyindexvalueofmatrixoforder1to9(nrepresentsdimension)表1岩溶地面塌陷评价因子表Table1.Evaluationfactorsofkarstsurfacecollapse图8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层次模型Figure8.Hierarchicalmodelforevaluationofkarstcollapserisk评价因子现状塌陷碳酸盐岩松散层地下水塌陷坑密度(个/10km2)岩溶发育程度厚度(m)结构第四系底部岩性年变幅(m/a)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强≥10发育≤15多层砂土、碎石土淤泥≥10中2~10中等发育15~30双层粉土、砂质黏性土5~10弱<2弱发育>30单层粉质黏土、黏土<55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木镇幅1∶5万岩溶塌陷特征分析及易发性评价[J]. 许姗姗.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4)
[2]基于AHP法的地学理工科类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J]. 于晓舟,何卫华,张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S1)
[3]局域层次分析法(AHP)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J]. 王兵,李爱军,黄丽.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02)

博士论文
[1]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D]. 刘玉法.成都理工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广花盆地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评估研究[D]. 郑小战.中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6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326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