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面向数字孪生川藏铁路的实体要素分类与编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1 23:13
  川藏铁路广域范围内实体要素粒度差异大、语义繁杂,多学科多专业空间信息数据多源异构,时空基准与数据格式不统一,难以高效集成管理与融合分析。为构建川藏铁路时空信息统一表达的认知共享概念体系,提出地理、地质、设施、气象、生态、灾害、人员7大实体要素类型,并对其几何、尺度、拓扑、属性、行为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等进行刻画,将要素类型进行实体化分类,制定了川藏铁路实体要素的统一编码规则以及扩充方法,对高位分类(门类、亚门类、大类和中类)以及低位分类(一、二、三级小类)进行扩充与删减,形成共包含2个门类、6个亚门类、27个大类和87个中类的高维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川藏铁路实体要素分类体系,并对每一个实体要素进行编码,赋予其唯一的、无歧义的身份标识,实现川藏铁路多维动态时空信息与实体要素之间的精准映射,为数字孪生川藏铁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45(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面向数字孪生川藏铁路的实体要素分类与编码研究


川藏铁路地理要素分类

地质图,铁路,地质,地质体


川藏铁路地质实体要素的分类参考《GB/T25529—2010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同时考虑川藏铁路全生命周期内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各阶段应用需求,在该分类的中类“地层单元”下增设岩层、土层两个一级小类,包含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等岩性要素以及松软土、多年冻土等土层类型。在“区域工程地质要素”下设“不良地质体”,包含不良地质体勘察成果,如溜坍体、危岩体等。地质要素分类情况如图7所示。4.3 铁路基础设施要素的分类

铁路基础设施,铁路,湿地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湿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包括长江源区、黄河源区以及若尔盖地区等典型高寒湿地分布区域[12],属重要生态系统要素。该地区湿地分布密集,其湿地生态系统较少受到人为干扰且敏感性高[13],因此,在川藏铁路生态要素分类中,参考《GB/T 25529—2010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设置“湿地要素”大类并下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程设施”两个中类,并具有可扩展性。同时还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进行了分类,如图10所示。图9 川藏铁路气象要素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大滑坡隐患分析方法综述[J]. 朱庆,曾浩炜,丁雨淋,谢潇,刘飞,张利国,李海峰,胡翰,张骏骁,陈力,陈琳,张鹏程,何华贵.  测绘学报. 2019(12)
[2]滑坡灾情数据多层级语义检索方法[J]. 朱庆,李茂粟,丁雨淋,冯斌,张骏骁,曹振宇,仇林遥,殷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0(03)
[3]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识别方法初步研究[J]. 刘传正.  工程地质学报. 2019(01)
[4]川鄂褶皱山地溪洪-滑坡灾害与主要自然因子的关系——以香溪河流域为例[J]. 杜俊,丁文峰,范仲杰,李清溪.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5]雄安新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逻辑与创新[J]. 周瑜,刘春成.  城市发展研究. 2018(10)
[6]多年冻土区线性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J]. 刘亚丽,王俊峰,吴青柏.  冰川冻土. 2018(04)
[7]国内外冰碛湖溃决研究进展[J]. 刘建康,周路旭.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08)
[8]多层次地理视频语义模型[J]. 谢潇,朱庆,张叶廷,周艳,许伟平,吴晨.  测绘学报. 2015(05)
[9]机场环境威胁态势信息在语义空间的统一建模及其导航应用[J]. 朱庆,谭笑,谢林甫,张叶廷,曹振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03)
[10]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J]. 刘传正.  地质论评. 2014(04)



本文编号:3417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417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