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日喀则地区城市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05 10:14
本文以西藏日喀则地区18个县城(区)为研究对象,以无人机航拍0. 2m分辨率影像为基础,在Arcgis平台上叠加无人机获取的DEM遥感数字高程数据,渲染建立三维遥感的图像模型。通过人机交互遥感解译,提取高精度、大比例尺日喀则18个县城(区)周边的地质灾害特征信息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信息。统计分析表明地质灾害解译结果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关系密切,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受威胁对象、孕灾背景、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相互作用明显。表明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良好的应用效果,特别在地形艰险获高质量影像可代替人员地面到达,三维地形地貌显示对地质灾害个体特征信息提取意义重大。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文章来源】:科技风. 2020,(14)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西藏日喀则市周边地质灾害解译图(三维显示)
研究区内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18个县城解译泥石流情况来看,相对高差在200m~400m之间的有74条,400m~600m之间的有33条,600m~800m之间的有18条,600m以上14条。比降大多数介于100~400‰之间的,合计154条,仅有7条泥石流沟比降大于500‰,仅有6条泥石流沟沟道的比降小于100‰。结合野外观察发现,地形地貌上高陡临空面的基岩及其风化产物十分不稳定,大量的风化剥蚀产物在坡脚及沟谷内堆积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小型沟谷泥石流两岸坡度一般大于30°,流域高差一般大于200m,沟谷纵坡一般大于10°,使降水能快速汇聚并形成强大的水动力条件。在大型泥石流沟谷中,汇水区域面积大,形成区和流通区的坡面坡度大于30°,堆积扇面积较大,但坡度较小,一般小于10°。图3 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比降柱状图
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比降柱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rcScene环境下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实现[J]. 陈君涛. 科技资讯. 2015(20)
[2]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 吴振宇,马彦山. 宁夏工程技术. 2012(02)
本文编号:3570167
【文章来源】:科技风. 2020,(14)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西藏日喀则市周边地质灾害解译图(三维显示)
研究区内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18个县城解译泥石流情况来看,相对高差在200m~400m之间的有74条,400m~600m之间的有33条,600m~800m之间的有18条,600m以上14条。比降大多数介于100~400‰之间的,合计154条,仅有7条泥石流沟比降大于500‰,仅有6条泥石流沟沟道的比降小于100‰。结合野外观察发现,地形地貌上高陡临空面的基岩及其风化产物十分不稳定,大量的风化剥蚀产物在坡脚及沟谷内堆积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小型沟谷泥石流两岸坡度一般大于30°,流域高差一般大于200m,沟谷纵坡一般大于10°,使降水能快速汇聚并形成强大的水动力条件。在大型泥石流沟谷中,汇水区域面积大,形成区和流通区的坡面坡度大于30°,堆积扇面积较大,但坡度较小,一般小于10°。图3 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比降柱状图
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比降柱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rcScene环境下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实现[J]. 陈君涛. 科技资讯. 2015(20)
[2]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 吴振宇,马彦山. 宁夏工程技术. 2012(02)
本文编号:357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57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