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喀什绿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4 18:34
  为了监测喀什绿洲土地利用动态扩张程度及其变化方向,以2000年和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喀什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转移矩阵、空间趋势分析、核密度分析和CA-Markov模型等方法,探究喀什绿洲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模拟预测喀什市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未来其土地空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7年间喀什绿洲在空间趋势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整体由西南往东北方向发生偏移,绿洲图斑的空间规模整体呈现出增大趋势.在数量转化上,喀什地区各县市各土地类型之间均存在相互转变,未利用地面积转变最多,分别转化为建筑用地、耕地、草地和林地;耕地和建筑用地增加面积相对最多,其净变化比率均在40%以上.县域尺度上,喀什绿洲各县市土地利用变化密度呈现出"中心式扩散趋势",整个地区变化密度值以喀什市为首,其相邻城市伽师县、疏勒县和岳普湖县紧随其后,土地变化最为活跃.在未来演变方面,喀什市城镇化的进程将以原有城市群为中心,向北继续扩张;建筑用地的图斑相较之前将更为紧密和连续,城镇化发展迅速;水域的面积将出现减少的趋势,需要合理调控.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喀什绿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喀什地区各县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示意图,核密度,椭圆,示意图


σ x = 2 ∑ i=1 n ( x ? i cos?- y ? i sin?) 2 n ?????? ??? (5) σ y = 2 ∑ i=1 n ( x ? i sin?+ y ? i cos?) 2 n ?????? ??? (6)1.3.3 核密度分析

分布图,绿洲,喀什,土地资源


由图3可知, 从空间尺度上来看, 2000-2016年喀什地区绿洲在空间规模上有较大的改变, 区域内北部绿洲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明显向外扩张, 主要表现为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进一步扩大, 耕地的增多主要集中在喀什绿洲东部的喀什噶尔河下流和西部的叶尔羌河灌区内, 建筑用地则以各个县市为中心继续向四周扩充; 区域内南部山区林地和草地的图斑数量增长较多. 从喀什整体绿洲图斑变化情况来看, 近17年来, 区域内未利用地不断减少, 绿洲图斑规模变大、 形状更加规整, 各县市内绿洲面积没有发生退化现象, 喀什绿洲的稳定性提升.2.2 喀什绿洲内土地类型数量的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UCC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 吕霜霜,王子芳,王金柱,殷兴伟,高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9)
[2]基于DEA方法的土地利用效率提升[J]. 丰燕,王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3]中国绿洲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J]. 王一航,夏沛,刘志锋,卢文路,何春阳.  干旱区地理. 2019(02)
[4]远程耦合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释[J].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韩燕,廖柳文,韩炜.  地理学报. 2019(03)
[5]京津冀1980—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轨迹及未来情景模拟[J]. 李孝永,匡文慧.  经济地理. 2019(03)
[6]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J]. 义白璐.  吉林农业. 2018(22)
[7]基于GIS的北京市生态脆弱性评价[J]. 付刚,白加德,齐月,闫冰,贺婧,肖能文,李俊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09)
[8]基于GIS的新疆喀什地区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 王文杰,张永福.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7)
[9]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J]. 杨华容,王怀英,彭文甫,任国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8)
[10]基于TM影像的喀什地区土地利用分类[J]. 陈西亮,张佳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5)



本文编号:3607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607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