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洋海域最优深度基准面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22-07-29 15:57
利用东印度洋海域周边长期验潮站实测数据、TOPEX/Poseidon等系列卫星测高反演结果,评估了DTU10,EOT11a,FES2014,GOT4.8,OSU12和TPXO8六种全球潮汐模型精度,根据卫星测高结果给出了浅水分潮改正量和长周期分潮改正量的经验模型,又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研究区域精度最优的深度基准面模型。考虑到全球潮汐模型在近岸的影响因素及验潮站位置,将13个验潮站分成开阔海域与近海海域两类,与潮汐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DTU10和FES2014模型分别在开阔海域和近海海域精度最优。根据潮汐模型在不同分潮处的精度,如EOT11a模型在O1和K1分潮处精度较高,DTU10在N2,M2,S2和K2分潮处精度较高等,分别构建了开阔海域与近海海域的组合深度基准面模型,计算得知误差分别为11.33和20.95 cm,其精度显著提高。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实测数据及潮汐模型
1.1 验潮站数据
1.2 卫星测高数据
1.3 潮汐模型
2 计算原理与评定方法
2.1 调和分析原理
2.2 深度基准面计算
2.3 精度评定
1)分潮
2)深度基准面
3 结果分析
3.1 全球潮汐模型的精度评估
3.1.1 与卫星测高结果的对比
3.1.2 与验潮站实测结果的比较
3.2 最优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底地形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核评估(五):数字测深成果的多样化拼接检查[J]. 黄辰虎,陆秀平,石杰,邓凯亮,吴太旗,翟国君. 海洋测绘. 2018(04)
[2]卫星测高与船载重力测量数据融合的点质量拟合法[J]. 柯宝贵,张利明,章传银,党亚民. 测绘学报. 2018(07)
[3]海洋垂直基准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兴华,付延光,许军. 测绘学报. 2017(10)
[4]关于理论最低潮面定义算法的修订[J]. 许军,暴景阳,于彩霞. 海洋测绘. 2017(04)
[5]利用TOPEX/Poseidon和Jason-1高度计数据提取中国南海潮汐信息[J]. 付延光,周兴华,许军,刘森波,杨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06)
[6]利用验潮站资料的中国近岸海潮模型精度评估[J]. 付延光,周兴华,周东旭,孙维康,宋艳朋. 测绘科学. 2017(08)
[7]中国南海北部潮汐主要分潮的变化趋势分析[J]. 付延光,周兴华,杨磊,周东旭,孙维康. 海洋测绘. 2015(01)
[8]利用验潮站数据进行三种潮汐模型的精度分析[J]. 胡志博,郭金运,宗干,张凯华. 海洋测绘. 2014(03)
[9]3~5月份东印度洋上层水文要素特征分析[J]. 林小刚,齐义泉,程旭华.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3)
[10]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在南海的准确度评估[J]. 高秀敏,魏泽勋,吕咸青,王永刚,杨扬. 海洋科学进展. 2014(01)
博士论文
[1]多源卫星测高数据确定海洋潮汐模型的研究[D]. 李大炜.武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6751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实测数据及潮汐模型
1.1 验潮站数据
1.2 卫星测高数据
1.3 潮汐模型
2 计算原理与评定方法
2.1 调和分析原理
2.2 深度基准面计算
2.3 精度评定
1)分潮
2)深度基准面
3 结果分析
3.1 全球潮汐模型的精度评估
3.1.1 与卫星测高结果的对比
3.1.2 与验潮站实测结果的比较
3.2 最优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
4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底地形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核评估(五):数字测深成果的多样化拼接检查[J]. 黄辰虎,陆秀平,石杰,邓凯亮,吴太旗,翟国君. 海洋测绘. 2018(04)
[2]卫星测高与船载重力测量数据融合的点质量拟合法[J]. 柯宝贵,张利明,章传银,党亚民. 测绘学报. 2018(07)
[3]海洋垂直基准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兴华,付延光,许军. 测绘学报. 2017(10)
[4]关于理论最低潮面定义算法的修订[J]. 许军,暴景阳,于彩霞. 海洋测绘. 2017(04)
[5]利用TOPEX/Poseidon和Jason-1高度计数据提取中国南海潮汐信息[J]. 付延光,周兴华,许军,刘森波,杨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8(06)
[6]利用验潮站资料的中国近岸海潮模型精度评估[J]. 付延光,周兴华,周东旭,孙维康,宋艳朋. 测绘科学. 2017(08)
[7]中国南海北部潮汐主要分潮的变化趋势分析[J]. 付延光,周兴华,杨磊,周东旭,孙维康. 海洋测绘. 2015(01)
[8]利用验潮站数据进行三种潮汐模型的精度分析[J]. 胡志博,郭金运,宗干,张凯华. 海洋测绘. 2014(03)
[9]3~5月份东印度洋上层水文要素特征分析[J]. 林小刚,齐义泉,程旭华.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3)
[10]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在南海的准确度评估[J]. 高秀敏,魏泽勋,吕咸青,王永刚,杨扬. 海洋科学进展. 2014(01)
博士论文
[1]多源卫星测高数据确定海洋潮汐模型的研究[D]. 李大炜.武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6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66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