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RTM对黄土侵蚀地形表达能力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6 08:14
免费公开的1″SRTM数据产品成为目前评估黄土高原侵蚀地形表达能力的一种高精度、大尺度的新数据源,正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为了对比1″SRTM数据产品与1:5万地形图生成的水文关系正确DEM(Hc-DEM)在黄土侵蚀区的地形表达能力差异,本文选取了黄土地区10大典型黄土地貌样区,从地形属性(高程、坡度、坡向、坡长)和地形特征(山顶点、流水线、流域边界)两大方面评估了两种数据对表达黄土侵蚀区的地形表达能力。通过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1″SRTM对地形的表达接近1:5万地形图所生成的DEM,但总体上还是1:5万地形图所生成的DEM对地表形态的表达比较好。(2)无论是在大区域和样区尺度上的剖面上,SRTM均可较好的表达高程的变异特征。以高程变化为主的地形形态分析,可以用SRTM代替Hc-DEM。(3)对地表过程分析而言,考虑到丘陵山区基于SRTM的坡度衰减和坡长扩张效应,Hc-DEM对地形的表达能力优于SRTM。(4)离散地形要素方面,基于Hc-DEM计算的山顶点个数和沟壑密度稍大,但是两者之间差距较小。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侵蚀地形与水土保持
1.1.2 SRTM数据及其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DEM建立方法进展
1.2.2 地形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3 数字地形分析理论方法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与地质构造
2.1.3 水文条件与气候
2.1.4 植被条件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2.1.1 数据源及数据选择
2.1.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思路
2.3.2 技术路线
2.3.3 软硬件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侵蚀地形指标体系
3.1 地形因子的确定
3.2 离散地形要素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形指标的提取与分析
4.1 对高程的表达
4.1.1 主剖面线高程变化
4.1.2 样区高程分析
4.1.3 侵蚀地形阶段分异性分析
4.1.4 坡度线和坡地剖面分析
4.2 坡地的表达
4.2.1 坡度统计分布
4.2.2 坡度空间格局
4.2.3 坡向统计分布
4.2.4 坡向空间格局
4.3 坡长的表达
4.3.1 侵蚀学坡长的统计分布
4.3.2 侵蚀学坡长空间格局
4.4 侵蚀地形因子(LS)的表达
4.4.1 LS统计分布
4.4.2 LS空间格局
4.5 地形湿度指数(TWI)的表达
4.5.1 TWI统计分布
4.5.2 TWI空间格局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征地形要素的提取与分析
5.1 点状要素的表达
5.1.1 山顶点数量特征
5.1.2 空间格局
5.2 线状要素的表达
5.3 面状要素的表达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取得的成果
基金项目支持信息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915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侵蚀地形与水土保持
1.1.2 SRTM数据及其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DEM建立方法进展
1.2.2 地形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3 数字地形分析理论方法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与地质构造
2.1.3 水文条件与气候
2.1.4 植被条件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2.1.1 数据源及数据选择
2.1.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思路
2.3.2 技术路线
2.3.3 软硬件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侵蚀地形指标体系
3.1 地形因子的确定
3.2 离散地形要素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形指标的提取与分析
4.1 对高程的表达
4.1.1 主剖面线高程变化
4.1.2 样区高程分析
4.1.3 侵蚀地形阶段分异性分析
4.1.4 坡度线和坡地剖面分析
4.2 坡地的表达
4.2.1 坡度统计分布
4.2.2 坡度空间格局
4.2.3 坡向统计分布
4.2.4 坡向空间格局
4.3 坡长的表达
4.3.1 侵蚀学坡长的统计分布
4.3.2 侵蚀学坡长空间格局
4.4 侵蚀地形因子(LS)的表达
4.4.1 LS统计分布
4.4.2 LS空间格局
4.5 地形湿度指数(TWI)的表达
4.5.1 TWI统计分布
4.5.2 TWI空间格局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征地形要素的提取与分析
5.1 点状要素的表达
5.1.1 山顶点数量特征
5.1.2 空间格局
5.2 线状要素的表达
5.3 面状要素的表达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取得的成果
基金项目支持信息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77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