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及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及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植被覆盖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对水文、生态、全球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物覆盖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描述植被群落及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对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整个“长三角”南翼,跨杭州湾南北分布,随杭州湾大桥建设而趋向一体化,推动杭州湾地区进入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成为新时期浙江发展的新兴地区和浙江省的“杭州湾经济区”。杭州湾沿岸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很有意义。本研究以杭州湾沿岸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2013年MODIS13Q1遥感影像,选取像元二分模型估算研究区2001-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并对杭州湾沿岸13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2001-2013杭州湾沿岸整体空间特征表现为NDVI值有明显降低趋势,2001年整个杭州湾沿岸NDVI值都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好,2013年NDVI值整体下降明显,各区县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2001-2013年杭州湾沿岸最大植被覆盖度平均值在72%-79%之间波动,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植被覆盖度每年减少比例为22.19%。高植被覆盖区域有浙江省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上虞市南部、余姚市南部、宁波北仑区南部和舟山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市镇海区植被覆盖度的分布以较高植被覆盖度为主。(2)2001-2013年间杭州湾沿岸夏季和秋季平均植被覆盖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内月平均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呈现双峰曲线,3月达到一个小高峰,为51.29%,在5月份出现一个谷值,为45.82%,9月份达到最高值61.9%。其中1-3月和6-8月为明显上升阶段,而9-12月为迅速下降阶段。(3)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变化以降低、轻微降低和稳定为主,11个区县的植被覆盖度降低趋势都很明显,其中显著降低面积较大的区县有浦东新区、宁波市、余姚市、上虞市和慈溪市。2001-2013年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植被覆盖度都呈下降趋势,2001-2005年,杭州湾沿岸整体植被覆盖度受到杭州湾南岸植被覆盖度影响较大,2005-2013年,杭州湾沿岸整体植被覆盖度受到杭州湾南岸影响逐渐减小,受到北岸影响逐渐增加,变化趋势与北岸趋于一致。(4)2001-2013年杭州湾沿岸高植被覆盖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他用地面积的减少,城建用地面积的增加。中植被覆盖度和较高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加与政府的生态为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一定关系。水体低植被覆盖面积的减少和河流、湖泊等湿地类型的破坏有关系。(5)2001-2013年秋季植被覆盖度与秋季降水量成显著负相关,春季、夏季植被覆盖度与对应季节的降雨量都是弱负相关2001-2013年春季和秋季最大植被覆盖度均值与对应季节的气温呈显著正相关,春季和冬季最大植被覆盖度均值与对应季节的气温呈弱相关。
【关键词】:杭州湾 植被覆盖度 变化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48;P23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植被覆盖度地面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12-13
- 1.2.2 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方法的研究进展13-16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9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19-26
- 2.1 研究区概况19-21
- 2.1.1 地理位置19
- 2.1.2 地形地貌19-20
- 2.1.3 气候特点20
- 2.1.4 土壤和植被类型20
- 2.1.5 区域经济20-21
- 2.2 数据源21-26
- 2.2.1 MODIS数据21-24
- 2.2.2 TM数据24-25
- 2.2.3 气象数据25
- 2.2.4 其他辅助数据25-26
- 第3章MODIS数据处理与植被覆盖度计算26-32
- 3.1 植被指数时序数据处理26-29
- 3.1.1 MODIS数据预处理26
- 3.1.2 时序NDVI数据集的影响因素26-27
- 3.1.3 植被指数时序数据处理方法27-29
- 3.2 植被覆盖度计算29-32
- 3.2.1 像元二分模型的建立29
- 3.2.2 利用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29-30
- 3.2.3 估算精度验证30-32
- 第4章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32-48
- 4.1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32-38
- 4.1.1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总体空间分布32-36
- 4.1.2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差值空间分布36-38
- 4.2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38-44
- 4.2.1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38-39
- 4.2.2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39-41
- 4.2.3 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41-42
- 4.2.4 各级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统计42-44
- 4.3 不同区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44-48
- 4.3.1 各区县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统计分析44-45
- 4.3.2 杭州湾南岸和北岸植被覆盖度变化比较45-48
- 第5章 植被覆盖度影响因素分析48-55
- 5.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48-49
- 5.1.1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48-49
- 5.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变化49
- 5.2 降雨与气温的影响49-52
- 5.2.1 降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49-50
- 5.2.2 气温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50-52
- 5.3 人类活动及政策的影响52-55
- 5.3.1 人口增长的影响52-53
- 5.3.2 经济发展的影响53-54
- 5.3.3 政府发展规划的影响54-55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55-60
- 6.1 主要结论55-58
- 6.2 讨论58-60
- 6.2.1 研究特点58
- 6.2.2 存在的问题58-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文波,符素华,刘宝元;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黄家柱,赵锐,戴锦芳;遥感与GIS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3 保家有;李晓松;吴波;;基于沙地植被指数的荒漠化评价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李加林,童亿勤,许继琴,杨晓平;杭州湾南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5 李双双;延军平;万佳;;近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2年07期
6 穆少杰;李建龙;陈奕兆;刚成诚;周伟;居为民;;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2年09期
7 于秀娟;燕琴;刘正军;郗利华;王苑;;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1期
8 贾坤;姚云军;魏香琴;高帅;江波;赵祥;;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9 刘宪锋;任志远;林志慧;刘焱序;张东海;;2000-2011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3年07期
10 秦铭俐;蔡燕红;王晓波;魏永杰;任敏;葛春盈;;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本文关键词:杭州湾沿岸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及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42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