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lverlight和ArcGIS Server的自然过程碳排放WebGIS系统研究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Silverlight和ArcGIS Server的自然过程碳排放WebGIS系统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GIS向着系统互操作、系统智能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等方面发展。WebGIS就是网络技术和GIS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它的产生推动着GIS在众多领域内的普及和应用。由于传统WebGIS的局限性,如系统交互性和表现能力较差、可扩展性不强,地理空间信息的丰富性表达较弱,更新模式单一,这些都难以满足当前WebGIS系统的开发需求。随着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技术的推出,它具有桌面应用程序和Web应用程序功能和特性,很好的克服了传统WebGIS的缺点,为WebGIS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它很好地结合广泛被应用的ArcGIS Server平台提供的各种GIS服务,从而使得基于RIA的WebGIS系统开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依托构建“自然过程碳排放数据信息公共平台”项目,通过利用基于RIA的Silverlight技术和基于REST的ArcGIS Server平台的WebGIS技术框架,探讨了新一代WebGIS开发的集成技术和实现方法。本文分析了WebGIS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碳排放估算模型的研究动态,决定采用Silverlight结合ArcGIS Server来进行本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利用IPCC提供的能源开发温室气体逸散量模型进行碳排放量估算。在论文中先后对各种WebGIS技术的介绍、系统非空间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碳排放量估算模型、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系统的实现及部署展开论述。系统采用MVVM架构的Silverlight客户端,通过WCF RIA Service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访问。采用ArcGIS Server10.0作为系统GIS服务器来发布各种GIS服务,Silverlight客户端通过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来实现对GIS数据和服务的调用,实现了系统数据的网络动态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与空间数据的网络地图展示、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等功能。 研究表明,基于Silverlight技术和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的WebGIS系统,不仅解决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发布与管理,快速高效进行系统功能的开发问题,同时开发的系统具有丰富的界面元素、快捷的响应速度,在动画效果、图形显示、多媒体集成等方面较传统的WebGIS应用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就满足用户对系统高交互性和响应时间的要求,并提高WebGIS系统的表现力,体现了基于Silverlight技术开发WebGIS系统的优越性。
【关键词】:RIA Silverlight ArcGIS Server WebGIS 碳排放 空间数据库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11.13;P2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2
- 1.2.1 WebGIS平台与技术10-11
- 1.2.2 碳排放计算模型11-12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2-13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3
- 1.4 论文的组织13-15
- 第二章 系统相关理论与技术15-32
- 2.1 RIA简介及实现技术15-18
- 2.1.1 RIA技术简介15-16
- 2.1.2 RIA的实现技术16-18
- 2.2 Silverlight技术18-21
- 2.2.1 Silverlight RIA架构19-20
- 2.2.2 Silverlight的技术优势20-21
- 2.3 空间数据库技术21-26
- 2.3.1 Oracle Spatial22-24
- 2.3.2 ArcSDE24-25
- 2.3.3 Oracle Spatial与ArcSDE的比较25-26
- 2.4 ArcGIS Server平台26-32
- 2.4.1 ArcGIS Server体系结构27-28
- 2.4.2 ArcGIS Server服务类型28-29
- 2.4.3 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29-32
- 第三章 系统数据库的构建与算法模型32-44
- 3.1 系统数据的构成32-34
- 3.2 系统空间数据库的构建34-39
- 3.2.1 Geodatebase数据模型34-35
- 3.2.2 非空间数据库的构建35-36
- 3.2.3 空间数据库的构建36-39
- 3.4 自然过程碳排放估算模型39-44
- 3.4.1 煤炭开发中的碳排放39-42
- 3.4.2 煤田自燃中的碳排放42
- 3.4.3 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碳排放42-44
- 第四章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服务发布44-50
- 4.1 系统客户端设计44-46
- 4.1.1 MVVM介绍44-45
- 4.1.2 Silverlight的数据绑定45
- 4.1.3 MVVM在Silverlight中的实现45-46
- 4.2 系统服务端设计46-48
- 4.3 空间数据的服务发布与访问48-50
- 4.3.1 空间数据的服务发布48
- 4.3.2 空间数据的Web访问48-50
- 第五章 自然过程碳排放WebGIS系统的实现50-60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50
- 5.2 系统的总体框架50-52
- 5.2.1 表现层51
- 5.2.2 服务层51-52
- 5.3.3 数据层52
- 5.3 系统功能的实现52-55
- 5.4 系统的部署与应用55-60
- 5.4.1 IIS服务器部署55-56
- 5.4.2 Silverlight应用程序的OOB模式56-57
- 5.4.3 Silverlight的跨域访问57-6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0-62
- 6.1 论文总结和不足之处60-61
- 6.1.1 论文总结60
- 6.1.2 不足之处60-61
- 6.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芳;;买回自己的碳排放[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年36期
2 胡静宜;杨檬;;国内外碳排放领域工作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Z1期
3 李万业;何雁明;;我国碳排放贸易及其金融市场发展[J];金融电子化;2009年12期
4 钱炜;;天津会议再次表明,拯救气候,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谈判身上——如何切割碳排放的巨型蛋糕[J];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39期
5 ;晒晒20国碳排放[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24期
6 吕品;;考虑碳排放的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10期
7 周娜;刘干;陈周笑;;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国内外碳排放标准组织及相关标准[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11期
9 郭亚楠;;现代社会干手习惯与方式的选择对环境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4年01期
10 ;国内外碳排放政策简介[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424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42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