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时序分析的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InSAR时序分析的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S SBAS InSAR时序分析 城市地表形变监测
【摘要】:针对常规大地测量技术在城市地表沉降监测过程中时空分辨率较低的的局限性,本文利用PS和SBAS两种InSAR时序分析技术对城市地表形变进行监测。论文首先对SBAS-InSAR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推导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覆盖北京地区的29景ENVISAT-ASAR数据采用PS和SBAS技术进行处理,分别提取了该区域地表年平均形变速率图。通过与已发表成果对比发现,PS和SBAS在大范围、持续缓慢城市地表形变监测中能够探测一致的地表形变运动趋势;并且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SBAS技术能够获得更为可靠的监测结果。
【作者单位】: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PS SBAS InSAR时序分析 城市地表形变监测
【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编号:BS2013SF013)
【分类号】:P642.26;P2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下水开采量也急剧增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地表沉降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北京地区拥有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都市,城区人口密集,有关资料显示该地区城市地表沉降越来越严重。因此,北京地区开展城市地面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志;何伟;罗凌燕;刘瑞春;;利用InSAR干涉测量区域的数字高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路旭,匡绍君,贾有良,黄立人;用INSAR作地面沉降监测的试验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4期
3 Jan Dirk Wegner;Jens R. Ziehn;Uwe Soergel;李成龙;;基于高分辨率InSAR与光学数据的建筑物识别与高度估计[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11年01期
4 陈基炜;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及其对城市遥感的意义[J];上海地质;2001年04期
5 刘新;尤畅;;基于Erdas软件对InSAR数据提取DEM的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9期
6 周春霞,鄂栋臣,廖明生;InSAR用于南极测图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7期
7 陈刚;汤晓涛;钱方明;;星载InSAR立体基线定标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葛大庆;殷跃平;王艳;张玲;郭小方;王毅;;地面沉降-回弹及地下水位波动的InSAR长时序监测——以德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4年01期
9 靳国旺;徐青;朱彩英;韩晓林;;利用平地干涉相位进行INSAR初始基线估计[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10 范洪冬;邓喀中;;InSAR组合基线估计方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宏良;刘利力;章志佳;;INSAR处理中相位转换高程技术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论文评审和讨论工程测量发展趋势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利力;詹总谦;舒宁;;一种InSAR高程计算迭代法[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成枢;刁建鹏;杜培贞;林育秀;;基线误差对InSAR的影响分析和基线估算方法[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平;时序InSAR的误差分析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胡俊;基于现代测量平差的InSAR三维形变估计理论与方法[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永哲;基于InSAR的地表同震形变获取及震源参数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刘斌;InSAR高精度观测地震形变场及其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娜;多基线InSAR相位估计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王旭;基于优化小基线集InSAR的北京城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尹宏杰;基于InSAR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李刚;利用InSAR监测同震、震间及沉降形变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535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53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