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内部可靠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内部可靠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后方交会 数据探测法 内部可靠性 粗差探测
【摘要】:根据Baarda的可靠性理论,以空间后方交会为实验模型,在平差过程中引入虚拟控制点和控制点整体平差,并运用数据探测法进行单个粗差探测。实验表明,加入虚拟控制点,能适当提高每个观测值上的多余观测分量,减小控制点上粗差可发现的下界值。使用Baarda数据探测法检测粗差更有效,提高了该平差系统的内部可靠性。当网形结构不好、多余观测分量过少时,这种方法还能探测到数据探测法不能探测到的粗差。
【作者单位】: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关键词】: 空间后方交会 数据探测法 内部可靠性 粗差探测
【分类号】:P207.2
【正文快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观测值中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粗差,如果对数据直接处理,会损坏参数估计的精度。因此,平差中需要探测粗差并排除或减弱粗差对数据处理的危害[1]。荷兰Baarda教授在1967年首先提出了平差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并导出了数据探测法[2];陶本藻在相关权阵基础上,从方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闯,刘经南;基于相关分析的粗差理论[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经南,姚宜斌,施闯;基于等价方差-协方差阵的稳健最小二乘估计理论研究[J];测绘科学;2000年03期
2 周命端;郭际明;许映林;李玉平;李琛;;水电站GPS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J];测绘通报;2011年07期
3 姚宜斌,刘经南 ,施闯;相关稳健估计及其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1年03期
4 齐国良,施闯,姚宜斌;陕京输气管道断裂带形变监测GPS网的数据处理及形变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5期
5 杨元喜;张丽萍;;中国大地测量数据处理60年重要进展第一部分: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进展[J];地理空间信息;2009年06期
6 杨元喜;张丽萍;;中国大地测量数据处理60年重要进展 第二部分:大地测量参数估计理论与方法的主要进展[J];地理空间信息;2010年01期
7 裴亮;王新亮;;摄影测量中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和定值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4年01期
8 许贝贝;崔晨风;;大坝自动化监测数据粗差处理方法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2015年02期
9 赵庆海,田庆新;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J];测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安剑英;朱兰艳;;GPS相关观测量稳健估计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斐;张小红;;基于GNSS观测值域的实时钟跳探测与修复方法[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潜心;机载GPS动态定位定速与定姿理论研究及软件开发[D];中南大学;2011年
2 瞿思敏;抗差理论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赵超;流域实时洪水抗差预报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宋迎春;动态定位中的卡尔曼滤波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崔先强;动态定位有色噪声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吴云;GNSS接收机自主完备性监测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安剑英;相关稳健估计在GP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衡广辉;相关观测粗差探测的Bayes方法及其在GPS网平差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柴艳菊;拟准检定法的理论、应用及程序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5 王瑞;GPS基线精度分析及控制网的方差分量估计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黄德武;GPS变形监测中多路径效应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马朝忠;广义压缩型GM估计及其在GP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张乐春;稳健估计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曾安敏;动态大地测量数据融合有关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周冬梅;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路径误差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俊;两点边角空间后方交会的探讨[J];矿业快报;2002年18期
2 官云兰;周世健;周铭;贾永华;;基于角锥体原理的空间后方交会改进算法[J];测绘科学;2006年02期
3 姬亭;盛庆红;王惠南;刘微微;;对偶四元数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年04期
4 侯文广;吴庆双;陈大为;;一种基于空间后方交会的三维坐标测量方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年01期
5 闫利;聂倩;赵展;;利用四元数描述线阵CCD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陈义;陆珏;郑波;;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在空间后方交会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12期
7 张一平;龚志辉;王勃;;基于大倾角的角锥体空间后方交会研究[J];测绘工程;2012年02期
8 薄志毅;测角空间后方交会的探讨[J];北京测绘;1998年02期
9 王勇;姜挺;江刚武;王艳;;基于单位四元数描述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10 龚辉;姜挺;江刚武;陈密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空间后方交会全局收敛算法[J];测绘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岸竹;姜挺;江刚武;罗胜;刘建辉;;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的空间后方交会算法[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2 冯其强;李广云;黄桂平;;基于自动定向棒和编码标志的像片概略定向[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庆双;基于空间后方交会的三维坐标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建辉;基于几何代数的空间后方交会理论与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3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69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