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燃气轮机纳米流体间冷器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0:45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燃气轮机在相关的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我国重点研究和发展的对象。间冷回热循环燃气轮机是一种优势突出的复杂循环燃气轮机,在间冷器中对换热器的尺寸和换热效率要求很高,为了提高燃气轮机的整体效率,间冷器中换热工质的选择就成了重中之重。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换热工质,在强化换热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本文以WR-21燃气轮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分别对燃气轮机40%、60%、80%、100%负荷时选用乙二醇水溶液、水、4种不同浓度的氧化铜-乙二醇纳米流体、5种不同浓度的铜-水纳米流体和5种不同浓度的氧化铝-水纳米流体在间冷器中作为冷却介质时的换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在燃气轮机高负荷时,纳米流体表现出了良好的换热效果,在低负荷时,换热增强效果不明显。气侧出口温度随纳米流体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燃气轮机相同负荷下,换热量和液侧出口温度随着纳米流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选用纳米流体为冷却介质时,液侧压力损失略有升高,且压力损失与纳米流体浓度成正比。在燃气轮机不同负荷下Cu-水或Al_2O_3-水纳米流体的换热量较水相比提升较大,而相同负荷下,CuO-乙二醇纳米流体的换热量较乙二醇水溶液相比则相对较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用CuO-乙二醇纳米流体为冷却介质时,浓度为0.5%的效果最好。选用Cu-水或Al_2O_3-水纳米流体为冷却介质时,浓度为3%的效果最好。选用水基纳米流体相较于基液水收益更大。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以及得出的结论,为纳米流体应用于间冷回热循环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也为纳米流体应用于不同场合的强化换热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4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洪德;任静;李雪英;谭勤学;;重型燃气轮机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2 周亚峰;朱之丽;;间冷循环热力学特征及参数化分析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4年03期

3 宣益民;;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年03期

4 唐忠利;湛波;张树杨;张会书;袁希钢;;CO_2在纳米流体解吸过程中的微对流现象[J];化工学报;2012年06期

5 董威;文超柱;郑培英;;船用燃气轮机间冷器流路的数值计算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3期

6 王补宣;;颗粒团聚对低浓度纳米流体热性质和热过程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7 闻雪友;肖东明;;IC循环船用燃气轮机的可行性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1期

8 谢华清;奚同庚;;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强,宣益民,姜军,徐济万;航天用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宇航学报;2005年04期

10 谢华清,奚同庚,王锦昌;纳米流体介质导热机理初探[J];物理学报;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2657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57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