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准东煤燃烧火焰发射光谱检测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2 23:59
【摘要】:准东煤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碱金属钠(Na)。释放的碱金属会引起结渣、腐蚀等问题,降低换热器的使用效率和减少锅炉的使用寿命。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的碱金属释放进行在线检测,对准东煤的清洁利用,提高锅炉换热效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对准东煤的燃烧进行了在线检测分析。首先,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基于火焰发射光谱法的碱金属标定及煤颗粒燃烧实验检测台。对采集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同时得到碱金属Na的特征谱线辐射强度、温度以及波段辐射能的变化规律。在589.04nm和589.64nm处,光谱出现两个明显的峰值,为碱金属Na的特征谱线;温度采用多波长法计算,计算的波长范围为700-850nm。波段辐射强度则为计算温度的波长范围内的单色辐射能对波长的积分。其次,利用已知浓度的含Na标准液进行标定实验,得到碱金属Na的谱线辐射强度与气相碱金属浓度之间的关系。在气相浓度为3ppm时,出现自吸收效应,通过对自吸收的修正,修正后数据拟合优度为0.98,检测极限为0.043ppm。最后,对两种高钠准东煤和一种低钠煤的燃烧开展了发射光谱实验检测,研究了不同煤种中碱金属Na的释放。结果表明:根据碱金属气相浓度和波段辐射能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准东煤中碱金属Na的释放存在着三个阶段:挥发分阶段、焦炭阶段和灰分阶段;利用FES可以定量分析出燃烧环境中Na的气相浓度,且准东煤中释放碱金属的量远高于低钠煤;准东煤中的五彩湾煤的释放浓度要高于天池能源煤的,五彩湾煤在焦炭阶段的持续时间要大于天池能源煤的,五彩湾煤和天池能源煤在焦炭阶段的释放比例均超45%;改变空气流量可以改变准东煤燃烧的环境,可以影响燃烧环境的温度、空气组分,从而影响碱金属Na的释放。增加空气流量后,燃烧温度降低,灰分阶段释放比例增加,但碱金属总的释放量变小,灰中残余的Na增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534;O657.3;TK227.1
【图文】:

谱线,实验装置图


利用简单的设备就可以对碱金属进行在线应用前景。为了实现碱金属的定量检测,线辐射强度与不同浓度的碱金属之间的关行检测。因此,本文搭建了一套基于火焰金属标定实验和准东煤燃烧实验均在此实包括光谱检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气体。光谱检测系统负责对碱金属的谱线和准采集系统负责对燃烧过程中火焰形状及煤控制系统负责对燃气、伴流气及雾化气的的标准液雾化成小雾滴,并带入燃烧器中发提供一个稳定的热环境。光谱采集系统装置,下文就这几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结构图,雾化器,玻璃,结构图


图 2-2 光谱仪实物图碱金属雾化系统化系统负责将碱金属标准溶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然后由载气将气溶激发。碱金属雾化系统是标定实验的进样系统,是标定实验必不可少化系统通常由雾化器、雾室和气路组成。雾化器的种类有许多,主要雾化器、交叉雾化器、高盐雾化器、双铂栅网雾化器和超声波雾化器同心雾化器是应用最普遍的雾化器,其结构如图 2-3 所示。其工作原理效应,当载气通入气管时,会在进样毛细管的尾部形成负压,在外部下,将样品引入雾室中进行雾化。载气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形成负压二是作为动力,使样品溶液雾化和运输雾室中的气溶胶至火焰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铭科;邱坤赞;黄镇宇;王智化;刘建忠;;准东煤掺烧高岭土对固钠率及灰熔融特性影响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5年09期

2 刘大海;张守玉;涂圣康;金涛;施登宇;裴育峰;;五彩湾煤中钠在热解过程中的形态变迁[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10期

3 骆仲泱;陈晨;余春江;;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受热面沉积和高温腐蚀研究进展[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4 刘敬;王智化;项飞鹏;黄镇宇;刘建忠;周俊虎;岑可法;;准东煤中碱金属的赋存形式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03期

5 王学斌;张利孟;王新民;谭厚章;徐通模;;生物质燃烧设备受热面结焦的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11期

6 刘洋;牛艳青;谭厚章;刘海玉;刘正宁;;生物质锅炉二级过热器结渣恶化机制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4期

7 严陆光;夏训诚;吕绍勤;吴甲春;林闽;黄常纲;;大力推进新疆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发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年01期

8 杨忠灿;刘家利;何红光;;新疆准东煤特性研究及其锅炉选型[J];热力发电;2010年08期

9 陈晓斌;蔡小舒;范学良;沈嘉琪;;原子发射双谱线法测火焰温度的实验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12期

10 卢晶;熊倩;周怀春;;TPD法测量高速空气流乙烯非预混火焰适用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志昊;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碱金属元素迁移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何勇;煤及气化煤气燃烧过程中的碱金属及OH自由基激光在线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孙亦鹏;基于多光谱分析的火焰温度及烟黑浓度分布检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科;基于光学测量技术的单颗粒煤粉着火特性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黎康星;基于火焰发射光谱的气相碱金属浓度检测系统标定实验[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田艳飞;含碱金属燃烧火焰的发射光谱检测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26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26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