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热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172
【图文】:
第一章 绪论2图 1.1 换热器分类图1.1.2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以其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易于制造、处理能力大、生产成本低、选材范围广、换热表面清洗方便、能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的优点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1]。在目前热力系统中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应用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是管壳式换热器。在换热器高速发展的今天,尽管受到许多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旧是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如图 1.2 所示,管壳式换热器一般由管束、封头、壳体、接管、管板和折流板组成,管束是由许多平行放置在壳体内部的管子组成,管束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它轴线与壳体的轴线相平行。折流板则在壳体内部,对管束起支撑的作用,使冷热流体分别管内空间(管程)和管外空间(壳程)流过,在管束的管壁进行热量的交换。管壳式换热器同样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填料函式、U 形管式、釜式五类。其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以其结构紧凑,承压能力高,生产成本低下,管子清洗方便,损坏后易于更换的结构特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但其缺点是,当管束与壳体的壁温或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
第一章 绪论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严重时导致换热管从管板中拉影响换热器的正常运行。因此,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用于管、壳程两侧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侧压力不垢得相关场合[1]。当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的时,则需要对换热器进行热应力分析与计算,来确保不致过高而导致换热器的失效破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仂;谷芳;;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热流固耦合仿真的换热器折流板结构优化[J];石油化工;2012年06期
2 刘磊;宋天民;管建军;;基于FLUENT的管壳换热器壳程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J];轻工机械;2012年01期
3 谷芳;崔国起;黄劲松;秦竞蕊;张曼;;基于热流固耦合的换热器温差应力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11年06期
4 郭崇志;肖乐;;换热器流固传热边界数值模拟温度场的顺序耦合方法[J];化工进展;2010年09期
5 贾慧灵;杜鹏飞;何江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煤矿机械;2009年12期
6 任志安;郝点;谢红杰;;几种湍流模型及其在FLUENT中的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2009年02期
7 刘敏珊;董其伍;刘乾;;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场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6年02期
8 胡锡文,林兴华;管壳式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分析[J];压力容器;2004年10期
9 冷纪桐,吕洪,章姚辉,赵军;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温度场与热应力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邓斌,陶文铨;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天丰;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及改进中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迎凯;基于热流固耦合的微型换热器设计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林桥;预应力换热器传热与应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高宏宇;曲面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王为良;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场数值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2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4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