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基于重正化群变换的分形多孔介质渗流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5:31
【摘要】: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和换热现象是自然界和工农业实践应用中具有普遍性的一类经典物理过程。渗透率是描述多孔介质导通能力的重要参数,取决于孔隙结构特性。由于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目前对于多孔介质结构特征定量描述方法和渗流性能预测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将在分形重构多孔介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微小孔隙结构的渗流机理和性能进行探讨,研究结论可为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渗透率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对表征多孔介质结构的几何参数对渗流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具有相似孔隙分布特征的多孔介质结构,渗透率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流体通过多孔介质区域后的压力变化与孔隙率近似呈幂指数变化规律。对于由粒径均匀的颗粒构成的多孔介质结构,在孔隙率相同的条件下,孔隙通道的结构各异,渗透率随粒径增加而逐渐增大。此外,颗粒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对渗透性能也会造成一定影响;颗粒粘结形成的颗粒链的长度、角度对渗流性能具有很大影响,迎风面积是流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实际多孔介质具有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的分形特征,采用分形几何方法对孔隙结构进行模型重构,建立了具有典型孔隙分布分形特征的多孔介质模型。采用CFD粒子示踪技术对分形模型中的流动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了粒子在孔隙结构中受到压力和壁面限制作用下的运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受限空间内的粒子随机行走模型对多孔介质渗流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和孔隙结构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分形随机行走方法在描述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动态结构特征方面是可行的。最后,基于分形标度不变性特征,将重正化群变换方法应用于多孔介质渗流性能数值计算。采用重正化群变换,忽略小尺度细节对多子孔介质模型进行粗视化处理,在保持相似结构特征不变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尺度下的粗视化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正化群变换方法的新的多孔介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实现了数值计算过程的简化和计算效率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124;O357.3
【图文】:

多孔介质


1绪论硕士学位论文逡逑从结构组成上来看,骨架型多孔介质的固体部分是连续的,孔隙部分可以是连通的逡逑(开孔型)也可以是不连通的(闭孔型),而颗粒堆积型多孔介质的固体部分是分散的颗逡逑粒,孔隙部分通常是连续的,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逡逑3.纤维型多孔介质逡逑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状材料组成的多孔性物质可称为纤维型多孔介质,可以分为逡逑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图1.3所示为几种常见的纤维多孔介质材料。逡逑

示意图,多孔介质,中流,流态


图2.1多孔介质中流体流态示意图IN逡逑2.1.2渗流流态判别逡逑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也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如图2.1所示。判别流体作多逡逑孔介质中的流动状态方法很多,但是通常采用的仍然是雷诺准则数,即2.1式:逡逑Re-—逦(2.1)逡逑V逡逑式中:⑴表不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平均流速,u邋=逦,m/s;邋t/农?颗粒仃效粒逡逑径,m;邋v表示流体运动粘性系数m2/s;邋P表示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体枳流!i!.:,邋m3/s;逡逑i.i逡逑

示意图,多孔介质流动,区域网,示意图


最终的数值解还需为具有网格独立的解。从流动计算区域几何特征和网格特性考逡逑虑,本文采用四边形的结构化网格和三角形非结构化网格相结合的方式对计算域进行划逡逑分。如图2.3所示的网格划分设置示意图。逡逑图2.3多孔介质流动区域网格划分示意图逡逑多孔介质渗流区几何边界形状复杂、不规则,采用非结构化的三角形网格进行划分;逡逑在入口和出口段,流道几何形状是规则的长方形,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划分。在渗流区逡逑域颗粒边界表面生成边界层,并进行网格局部加密,这样可以更好地显示出边界附近较逡逑大的速度变化率。此外,在多孔介质区域入口与进口段衔接处通流截面积骤然减小,在逡逑网格划分T ,为了能使得两种类型的网格无缝结合,借用进口段的??部分狭长区域设置逡逑为过渡区,在此区域采用角形网格划分。逡逑1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洋;黄涛;;基于生物多孔介质的对流干燥数值模拟[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2 郭平;熊枫;;多孔介质中动态合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0期

3 杨伟;曹明;郭东升;赵柄翔;张美琳;付超;;底部加热的复合多孔介质热-流耦合场非线性特性[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6年01期

4 秦朝葵;郑璐;;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现状[J];城市燃气;2015年07期

5 方志林;韩辉;万新军;;多孔介质反应器的数值模拟[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现状及发展[J];世界钢铁;2011年01期

7 皮上超;李海峰;霍振宏;;一类非线性多孔介质方程局部解的唯一性[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姬利娜;张颖;;多孔介质方程的广义条件对称和精确解[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年03期

9 陈建梅;宋正昶;张晓磊;林琳;王莹;;多孔介质特性参数对催化燃烧的模拟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7期

10 饶文涛;郭水华;李本文;;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工业应用数值模拟研究[J];工业加热;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阳升;梁卫国;冯增朝;杨栋;;多孔介质多场耦合力学的理论架构与演变多孔介质问题[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徐良旺;;基于位图的多孔介质参数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胥蕊娜;姜培学;赵陈儒;黄寓理;;流体在微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韦昌富;;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黄拳章;郑小平;姚振汉;;用边界元法模拟含液多孔介质的等效力学行为[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饶文涛;李本文;;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工业应用数值模拟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多孔介质的孔径分布和比面[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8 张景楠;华帅;王涛;叶峰;蒋帆;狄勤丰;;注入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徐鹏;邱淑霞;郁伯铭;;非饱和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气液两相渗流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建省;王晓纯;;热流作用的多孔介质突变面梯度分布模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饶文涛;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新技术及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4 记者 王阳 通讯员 曹杰;聚焦传热研究的探索者[N];上海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亚东;污水处理中膜污染层多孔结构及渗透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2 李光昱;微重力条件下多孔介质中的液体输运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孟旭辉;多孔介质中溶解/吸附过程对渗流影响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韦伟;多孔介质微观输运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5 白杨;化学与生物诱导作用下碳酸钙矿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6 郭志光;多孔介质中的水—热作用效应及污染物迁移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7 刘奇;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8 万克记;基于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的褐煤干燥动力学数值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9 吕颖;包气带中多孔介质空气—水界面面积测定及PFOA运移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邓洋波;多孔介质内往复流动下超绝热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语星;基于重正化群变换的分形多孔介质渗流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明;基于方向随机行走方法的多孔介质渗流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3 陈燕;基于有限元法的多孔介质电特性及输运特性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4 江润东;多孔介质热—电—力—扩散耦合理论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沈敏;多孔介质智能灶燃烧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周珊;某智能型烟草除杂机流场的仿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叶靖;自由堆积小球多孔介质中甲烷预混燃烧温度分布实验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18年

8 安兰;镉和草甘膦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9 赵红菲;曝气修复技术的多孔介质扰动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刁严;液体推进剂在多孔介质材料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1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51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