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基于钒钨体系的燃气轮机SCR脱硝催化剂性能及工况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20:48
【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燃气轮机实现氮氧化物排放采用的最佳可行技术。目前国内燃机脱硝所用催化剂基本依赖进口,相关研究仍较少,制约了国内燃机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因此研究和开发燃机专用脱硝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工作用微型催化剂反应评价装置结合BET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粉末衍射(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红外(In-situ DRIFTS)等多种物理化学手段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高钒体系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组成与SCR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了WO_x组分的助催化作用机制,并通过模拟燃机烟气工况阐明了高钒体系V_2O_5-WO_3/TiO_2催化剂在燃机烟气特征条件下的适应性,对开发高效燃机脱硝催化剂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系统地研究不同钒钨负载量的高钒体系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组成与SCR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WOx掺杂可以显著拓宽催化剂在280℃至440℃范围内的活性温度区间,但无法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在380℃时的最高脱硝性能。(2).阐明WO_x掺杂能够拓宽催化剂活性温度区间的主要原因是WO_x与VO_x物种在催化剂表面形成V-O-W结构并提高V~(5+)物种比例,从而增加表面Br?nsted酸和Lewis酸位。在SCR脱硝反应中,催化剂表面酸性位吸附和活化NH_3的能力是反应决速步骤,其后再与气相NO反应。(3).当TiO_2表面V_2O_5负载量大于3%以后,掺杂WO_x虽仍能拓宽活性温度区间,但催化剂的整体脱硝效率随V_2O_5含量增加而下降。发现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团聚态的VO_x和WO_x物种,因此在SCR脱硝反应中,催化剂表面吸附和活化NH_3能力减弱,从而导致性能下降。(4).在模拟燃机烟气工况条件下,高钒体系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受O_2浓度变化影响较小,H_2O易导致催化剂出现可逆性失活。NO_2气体组分对催化剂性能影响较大,当NO_2浓度占比小于50%时,脱硝效率随NO_2浓度升高而上升,但当NO_2浓度占比大于50%后,NO_2浓度升高导致催化剂脱硝效率快速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73
【图文】:

在役,燃机,江苏省,占比


1 江苏省有 SCR 预留位置的在役燃机容量占余热锅炉预留了 SCR 脱硝位置,2017 偏小。家燃气电厂的调研,可得出以下结论:脱硫、除尘环保设施的情况下,烟气中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的排放水平;而燃三大燃机厂家通过现有技术改进燃烧室Nm3以下,可满足国标,但若是更加严足。系统后,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将大幅降

分布形态,钛基,分布形态,催化剂


图 1-2 钒在钛基表面的分布形态图 1-3 钨在钛基表面的分布形态性成分的主要作用是:V2O5:V2O5是催化剂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在不同工况中,催化剂 V2O5的,用于燃煤脱硝的催化剂 V2O5的负载量通常不超过 1%(质量分数),而范围应提高到 3-5%(质量分数)。钒类催化剂的有效活性温度区间较宽K。对于商用脱硝催化剂来说,在 300K-420K 就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活性。

分布形态,钛基,分布形态,催化剂


图 1-3 钨在钛基表面的分布形态性成分的主要作用是:V2O5:V2O5是催化剂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在不同工况中,催化剂 V2O5的,用于燃煤脱硝的催化剂 V2O5的负载量通常不超过 1%(质量分数),而范围应提高到 3-5%(质量分数)。钒类催化剂的有效活性温度区间较宽K。对于商用脱硝催化剂来说,在 300K-420K 就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活性。间的上限时,氨被高温氧化,生成 N2O 和 NO 等不同类型的 NOx;并且催表面产生烧结、团聚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脱硝效率[13]。WO3:三氧化钨的负载量一般较大,能够占总量的 5%-10%(质量分数用是增加热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WO3能够增强 SCR 反应中催化剂有定论,有学者认为其增加了催化剂表面 Bronsted 酸位的酸性[10],从而增率;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 SCR 脱硝反应需要两个活性位点,W外一个活性位[10]。因为 V2O5负载在锐钛型的 TiO2上不能形成一个足够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材湘潭脱硝技术广获关注[J];中国建材资讯;2012年03期

2 邱秀婷;皮元丰;;环保新背景下燃机脱硝技术的选择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年03期

3 徐灏;胡达清;周旭健;刘海蛟;;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研究及脱硝技术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7年05期

4 陈立勇;乔新鸣;;煤粉锅炉降氮脱硝技术选择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年05期

5 齐世彩;;新时期电厂脱硝技术概述[J];江西建材;2015年05期

6 邱乾胜;孙立;柴志龙;赵海鑫;;水泥行业脱硝技术浅析[J];四川建材;2015年01期

7 冀佳蓉;;燃煤电厂催化脱硝技术在我国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4年04期

8 张济宇;用脱硝技术除去NO_x的方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9年04期

9 陈笃生;;干法排烟脱硫与脱硝技术[J];化肥设计;1988年05期

10 高忠乾;;给水脱硝酸盐工艺与设计[J];陕西化工;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贵;王修超;陈康斌;李斌斌;罗军;;探索水泥行业脱硝技术新思路[A];第六届国内外水泥行业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9年

2 甘露;范振兴;黄锐;;宽负荷脱硝技术探讨[A];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监测、空预器堵塞与低温省煤器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3 何凯;耿得标;陶丽;张晶晶;;超临界火电机组全负荷脱硝技术改造的探讨[A];2016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4 甘露;范振兴;黄锐;;宽负荷脱硝技术探讨[A];2016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王宁;秦勤;孙明雪;杨凡;刘佳林;;烟气干法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高长明;;水泥研发新型脱硝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A];水泥工业脱硝实用技术参考手册(2013版)[C];2013年

7 凌庭生;张长乐;周金波;盛赵宝;;水泥行业脱硝技术方案的评估与选择[A];水泥工业脱硝实用技术参考手册(2013版)[C];2013年

8 高长明;;水泥研发新型脱硝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A];2012水泥工业脱硝、脱硫除尘实用技术参考手册[C];2012年

9 凌庭生;张长乐;周金波;盛赵宝;;水泥行业脱硝技术方案的评估与选择[A];2012水泥工业脱硝、脱硫除尘实用技术参考手册[C];2012年

10 张大川;任登敏;;关于超临界火电机组全负荷脱硝技术改造的探讨[A];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SN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与空预器堵塞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陶加;国产SCR脱硝催化剂应用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赵引德;无毒脱硝催化剂迎来发展商机[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信鹏 杨凯 朱莉;山东海润:科技治霾 挖掘减排新潜力[N];中国企业报;2017年

4 ;破解焦炉脱硝难题 推动行业绿色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7年

5 栀子;低温脱硝好还是中温脱硝好不能简单定论[N];中国建材报;2017年

6 通讯员 龚家猷 周国民;国内首例联合脱硝技术投用[N];中国电力报;2009年

7 赵影 记者 张春;钒钛资源转化为大气治污服务[N];四川日报;2009年

8 主持人 本报记者李禾;控制空气污染,面临标准和技术大考[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滕继濮;SCR技术:现实可行的脱硝选择[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路光杰;龙源环保推出火电脱硝技术[N];中国电力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彬;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脱硝性能研究与能耗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2 张延兵;Mn-基低温脱硝催化剂制备、性能及在聚苯硫醚滤料上的应用[D];福州大学;2017年

3 吴兴远;生物质内在金属迁移对其再燃脱硝影响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杨一鸣;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反应器主体形式及内部结构的设计与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5 杨少龙;基于紫外/电解海水的船舶废气脱硝性能与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6 王莉;Fe~ⅡEDTA湿法络合脱硝液的再生及资源化初探[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镇超;基于尿素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高效脱硝技术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梁增英;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SNCR脱硝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晗;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脱硝系统设计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陈广玉;废弃脱硝催化剂直接合金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3 杨利超;Fe_2O_3微细颗粒表面Ce-Fe协同作用对催化CO还原脱硝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4 管濮方;铈铁固溶体的合成及其低温NH_3-SCR脱硝机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5 许霁;燃煤电站脱硝技术评价与运行参数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齐大双;铈镧铁氟活性粉体的制备及NH_3-SCR脱硝机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7 侯萌;火电厂脱硝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陈雪红;滤料的功能化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9 吕艳如;聚苯硫醚针刺过滤材料催化剂负载工艺及脱硝性能评价[D];青岛大学;2019年

10 赵跃飞;改性镍铁尖晶石催化剂制备及其在H_2-SCR脱硝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05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05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