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吸液芯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制造及其传热性能研究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172.4
【部分图文】:
a)相变热管 b)计算机热管理 c)LED 热管理[17]图 1-1 相变热管应用实例综上所述,相变热管具有传热系数高(可达 5000~10000 W/m·K)、良好等温性有效利用有限的散热空间、无需额外动力源驱动进行传热等优点,具有非常好的用前景,而铝平板热管因为其传热面积更大、成本更低,在热源面积较大的场合好的适应性。目前业界对于铝平板热管更多的是直接采用挤压成型的无毛细结构内壁管材或具有光滑挤压微通道的管材进行铝平板热管的研究,并且由于挤压成的限制,挤压厚度较小的铝平板热管型材的难度较大,挤压模具容易损坏,产业大,现有研究中几乎没有对厚度较薄的微铝平板热管的研究,对铝平板热管的吸构方面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中所缺乏的。为了针对铝平板热管的吸液芯结构作深究,需先了解铝平板热管的传热机制和常用热管吸液芯结构的工作原理,下面将个方面进行展开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管(见图 1-2),一般在管内壁设计纵向挤压槽道作为毛细芯。另外,平板具有加强筋结构,这是由于热管工作过程中,管内工质发生液-气相变,会导汽压力急剧增大,纵宽比小的平板热管会出现受力不平衡的问题,而加强筋提供支撑,保证平板热管在内部压力急剧增大的时候不发生变形。同时,所筋还可将平板热管分隔为若干个尺寸相同的腔体,可看作彼此独立的多根热在其中的某个腔体失效时,其他腔体不会受到影响,可保证热管的正常工作
图 1-2 铝平板热管实物图及截面图1.2.2. 铝平板热管的传热机制如 1.1 节所述,相变热管是利用热传导的原理以及液体工质在封闭真空管内液-气相变过程的相变潜热进行热量的快速传递的,工作过程中,平板热管在轴向可以分成三段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蒸发段是指热管直接接触热源的一端,另一端则为冷凝段,中间过渡部分为绝热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平;向开根;李雯;罗会龙;王霜;;平板式热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5年05期
2 赵小林;邓晖;;微小型沟槽式热管制造的新方法——犁削/拉拔法[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方晓明;万珍平;汤勇;;微热管轴向微沟槽高速充液旋压成形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4 赵耀华;王宏燕;刁彦华;王欣悦;邓月超;;平板微热管阵列及其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11年02期
5 许辉;张红;白z\;丁莉;庄骏;;高温热管太阳能接收器的开发及传热特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0年12期
6 刘一兵;;计算机CPU芯片散热技术[J];低温与超导;2008年06期
7 高翔;凌惠琴;李明;毛大立;;CPU散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8 张燕飞;王丽巍;从容;;无缝厚壁管材热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J];模具制造;2007年02期
9 许石亮;张胜华;金荣涛;李耀民;;电解铜箔亲水性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06年03期
10 刘培生;;多孔材料孔率的测定方法[J];钛工业进展;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灿;陈杰凌;林浪;张仕伟;汤勇;;多孔交错互通微通道的制造与强化传热[A];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乐伦;扁平热管微孔槽烧结复合吸液芯成形及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朝斌;基于金属纤维和粉末烧结的复合吸液芯的制造及毛细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胜乐;压扁型超薄热管制造工艺及其传热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何嘉斌;复合吸液芯超薄微热管制造工艺及传热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罗文杰;铝热管设备双腔体结构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何恒飞;压扁型超薄烧结式微热管制造方法及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卜莉敏;平板铝热管工质选择及相容性改性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朱圆斌;连续挤压成形厚壁“Ω”形微槽道铝热管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聪聪;铝材连续挤压扩展变形分析及模具设计[D];广西大学;2012年
9 何中坚;纤维微热管制造工艺及其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涛;重力热管的制造及传热性能测试[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1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2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