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波纹通道流动及传热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09:47
   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其结构紧凑且传热性优异,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流动阻力大、承压能力差等缺点,因此深入研究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波纹通道流体流动及传热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对高效换热器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波纹通道二维物理模型,确定数学模型及网格划分方式,在稳态及非稳态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范围为3.45%~8.92%,验证模型可靠。在稳态模拟中,针对波纹高度H=3、4.5和6mm,波纹间距λ=8、11和16mm,Re=2000~9000范围内进行研究。分析在雷诺数和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下,沿波纹通道凹凸壁面平均及局部表面特征数,以及内部横向剖面上流体局部速度、温度及湍动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雷诺数和波纹高度,减小波纹间距可以增加凹凸壁面的(?)并使Nux曲线整体上升;而减小雷诺数和波纹间距,增加波纹高度可以增加凹凸壁面的(?)并使fx曲线整体上升。沿凹壁面侧涡流主要发生在流道的前部和中部,尾部几乎不存在涡流。在非稳态模拟中,针对波纹高度H=3、4.5和6mm,波纹间距λ=8、11和16mm,Re=600,t=0.25T、0.5T、0.75T和T时进行研究。分析在流动时间和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下,非稳态下不同时期沿波纹通道凹凸壁面平均和局部表面特征数的分布规律以及波纹通道间涡旋、流动和传热参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剧烈运动的小结构尺度涡流逐渐破裂,融合成稳定低速的大范围回流,同时温度边界层逐渐变厚。增加波纹高度和减小波纹间距都能够增大涡流产生的范围和流动的剧烈程度,同时也会加剧局部高温现象,并且使得流道内压力分布不均匀。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124;TK172
【部分图文】:

结构图,板式换热器,结构图


1—固定压紧板 2—连接口 3—垫片 4—板片 5—活动压紧板6—下导轨 7—上导轨 8—加紧螺栓 9—支架图1-1 板式换热器结构图近些年来板式换热器朝着多极化,装置化发展,并且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13,14]。但同时,板式换热器也存在流动阻力大,承压能力差等缺点。根据国内外学者的预测,板式换热器未来仍向提高换热性能、增强结构紧凑性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15,16]。因此高效换热板型的开发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传热效率、降低流动阻力、减小设备尺寸以及降低其成本。因此深入研究板式换热器内部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对换热装备的设计、优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三种方法对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基于上述三种方法,学者们针对不同的板型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人字形板式换热器的应用最广,因此对其的研究工作也最受重视并深入[17,18]。早期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拟合出对流换热问题的特征数关联式。近些年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物理模型


图 2-1 物理模型分划分如图 2-2 所示。利用 ICEM 软件进行非结构网度和温度梯度较大,因此对近壁面处的网格进行加图 2-2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型波纹通道内部流体的流动和换热建立数学模型,采设:可压缩牛顿流体;升力影响忽略不计;

网格划分,计算模型,层流模型,能量守恒方程


图 2-2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型波纹通道内部流体的流动和换热建立数学模型,采设:可压缩牛顿流体;升力影响忽略不计;流动时的粘性耗散热。层流模型时,建立质量、动能、能量守恒方程;湍程:一 一 x、y 方向速度分量。程:一 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珏;赵力;李德育;王毅;;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动分析及波纹参数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2 张李铁;李彦洲;;板式换热器板片的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2014年31期

3 毛文睿;李亚飞;张龙龙;董玄吉;;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J];河南科技;2014年02期

4 汪健生;吴翠;;周期性沟槽通道内自激振荡流及换热特性[J];化工学报;2012年02期

5 徐志明;王月明;张仲彬;;板式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支浩;汤慧萍;朱纪磊;;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7 蔡毅;贾志刚;周文学;寿比南;;人字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性能数值模拟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1期

8 卢玫;董晶瑾;杨茉;李凌;邹宽;;恒热流锯齿型通道流动和换热的非稳态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7期

9 马学虎;林乐;兰忠;于庆杰;于春健;白涛;林英;;低Re下板式换热器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热力学分析[J];热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10 张平亮;;新型换热器及其技术进展[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吕恕位;板式换热器板片导流区流动特性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2 邱小亮;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对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阻特性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刚;波纹板形状参数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晓亮;人字形板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及场协同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蔡毅;板式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曲宁;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动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4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24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