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CC弯曲激波压缩可调进气道优化设计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236;V438
【部分图文】:
..美国的X-43B使用了一种经典的外并联式TBCC进气道,如图1.5,该型进气道的逡逑涡轮、冲压通道是单独分开的,其前两级压缩板固定不动,通过改变其第三级压缩板的逡逑角度位置来实现两个通道的开关及流量分配。这种调节方式操作简单,工程实现度高,逡逑为发动机适应更宽广的马赫数范围,保持较大的推力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同时也为后续逡逑
..美国的X-43B使用了一种经典的外并联式TBCC进气道,如图1.5,该型进气道的逡逑涡轮、冲压通道是单独分开的,其前两级压缩板固定不动,通过改变其第三级压缩板的逡逑角度位置来实现两个通道的开关及流量分配。这种调节方式操作简单,工程实现度高,逡逑为发动机适应更宽广的马赫数范围,保持较大的推力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同时也为后续逡逑
.-我国虽然对TBCC发动机的研宄起步较晚,但国内院校和研究所都展开了大量的关工作,为我国TBCC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研宄数据及方案参考。国内主要以并联型TBCC进气道的设计为主。逡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华军,郭荣伟等人提出了一种内并联型TBCC进气道设计案,如图1.6。并通过数值模拟和高速风洞试验的手段对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鹏;庄逸;谭慧俊;张鸿;杜沫辰;李光胜;;一种双流路变几何涡轮基组合循环进气道的设计与仿真[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11期
2 李文杰;叶蕾;;美国航空航天局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展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5年03期
3 张X元;;基于弯曲激波压缩系统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反设计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15年01期
4 杨顺凯;张X元;王磊;李永洲;;流量系数可控弹性自适应高超进气道研究[J];推进技术;2014年12期
5 郭善广;王振国;赵玉新;范晓樯;;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前体曲线激波逆向设计[J];航空学报;2014年05期
6 张丁午;王强;胡海洋;;并联式TBCC发动机进排气系统气动特性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3年06期
7 王磊;张X元;金志光;张林;李永洲;;基于壁面压力分布的二元高超声速弯曲激波压缩进气道反设计与优化方法[J];推进技术;2013年12期
8 李大进;高雄;朱守梅;;弯曲激波压缩曲面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J];推进技术;2013年11期
9 许多;顾瑞;徐惊雷;伏宇;范志鹏;;内并联式TBCC进气道分流板流固耦合分析[J];飞机设计;2013年04期
10 吴颖川;贺元元;余安远;乐嘉陵;;展向截断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气动布局[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林;等熵压缩波分散交汇的超/高超声速曲面压缩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南向军;压升规律可控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潘瑾;超声/高超声速非均匀来流下曲面压缩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范晓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倪凯捷;TBCC可调二元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邬凤林;宽范围可调内转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3 刘q
本文编号:2834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3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