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汽轮机叶栅表面蒸汽盐析颗粒沉积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8:27
   随着火电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汽轮机内部盐沉积现象所造成的危害就愈大。汽轮机通流部分发生盐析现象时,叶片的弯应力、离心应力和轴向推力就会增大,危及汽轮机安全,还会改变叶片形状,影响叶片的气动特性,降低汽轮机效率。但由于其蒸汽-颗粒流动体系与传统的气固两相流存在差异,情况更为复杂,研究难度较大,这使得人们对汽轮机级内盐析过程尚未深入了解,无法对汽轮机的在线清洗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汽轮机通流部分代表性盐类的团聚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欧拉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加载群体平衡模型,研究汽轮机级内盐析颗粒的微观行为,分析不同负荷下和不同盐种类对盐析颗粒分布特性的影响,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在线清洗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水蒸汽中溶有Na~+与Cl~-的模型,在某600MW汽轮机中压缸环境下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工况下离子团聚过程与能量变化,统计团聚过程中各时刻离子所处位置,得到团簇数目、团簇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以及各种粒子间径向分布函数等信息,全面研究压力与温度对Na~+与Cl~-团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下降幅度越大,离子团聚越快,团聚得越紧密,而温度下降幅度与离子团聚快慢程度没有呈现出规律关系。(2)分别建立蒸汽中溶有Na~+、CO_3~(2-)和Na~+、CO_3~(2-)、Na~+、Cl~-混合在一起的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盐粒子的团聚特性,分析团簇的大小、数目以及形成团簇所用的时间。并且分析各种工况下盐粒子的径向分布函数,混合盐粒子间的碰撞率以及温度和压力对离子团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Na~+和CO_3~(2-)碰撞成核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越利于初始团簇的形成;在Na_2CO_3团簇的后期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压力,随着压力的下降,Na_2CO_3团簇的越来越紧密。混合盐的团聚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单一盐的叠加,两种盐混合一起时,会加快盐粒子的团聚。(3)在欧拉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加载群体平衡模型,考虑实际存在的盐析颗粒的微观行为,对汽轮机级内盐析颗粒成核、长大、聚并、破碎等微观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汽轮机级内盐析颗粒数目、颗粒粒径和体积分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Sauter平均粒径,在成核、长大过程中持续变大且其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在聚并过程中,其随时间增大,但其增长率逐渐变小;在破碎过程,其随时间减小,但减小率保持恒定。静叶吸力面处的盐析颗粒数量下降速度比动叶吸力面处的慢。静叶前缘处颗粒粒径不随时间变化,但是动叶前缘处颗粒粒径随时间变化明显。静叶表面颗粒体积分数在入口处下降,在中间段波动,而动叶吸力面颗粒体积分数的最高点和湍流强度最高点一致。(4)对汽轮机不同负荷下和不同种类的盐析颗粒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静叶前缘处达到6.5?10~(16)个颗粒数的氯化钠颗粒分布带随负荷的降低逐渐减小;静叶吸力面处颗粒粒径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减小,但动叶压力面处颗粒粒径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增大。Na_2CO_3颗粒在叶片上析出的速度最快,其次为SiO_2颗粒,Fe_2O_3颗粒的析出速度最慢。并且,Na_2SO_4的析出速度远远小于其它钠盐。
【学位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261
【部分图文】:

汽轮机,盐分,叶栅,现象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统计局:2015 年,我国火电发电量为 42842 亿千瓦时,占全,我国火电发电量为 44371 亿千瓦时,占全国年度总发发电量为 46627 亿千瓦时,占全国年度总发电量的 71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缓慢降低,但火力发电在电力行煤矿资源仍为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然而近几年电煤盈利空间大减,因此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推进将蒸汽热能转换为叶片动能的重要设备,其效率的降,与我国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相悖,因此,在技术允降低有利于能源保护和减小电厂的经营成本。在汽轮作的主要部位,其中的静叶片、动叶片都是十分精密以及结构是否完整等工作状态对整个机组的经济性和 19 世纪下半叶汽轮机发明以来,汽轮机流道内就频这些颗粒之后沉积到叶片上并在其表面形成盐析层,图 1-1 所示。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步骤,初始条件,边界边


图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步骤asic procedures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程如图 2-1 所示,首先需要建立分力、体积等初始条件,并设定周期确定粒子速度的初始值,并计算初据经典牛顿力学,计算粒子在系统子下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轨迹;统计计算所得数据,计算相力学模拟计算。力学建模型建立中压缸环境下,通流部分蒸汽中l-的物理模型。考虑到数据统计的稳

模拟模型,边界条件


图 2-2 NaCl 团聚模拟模型atic diagram of simulation model for NaCl a水分子,选用键长和键角等参数Potential 3 Points),紫色粒子与绿色设置后,还需进行模拟过程的设置,正模拟时,模拟系统边界条件的设置至度恒定,本文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性边界条件的模型[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效汽轮机级的设计方法[J];热能动力工程;1994年01期

2 张俊迈;胡德明;陈林根;;舰船汽轮机组初步设计与通流部份设计及最优化程序库[J];汽轮机技术;1987年04期

3 朱宝田;;汽轮机级效率等参数对功率热耗率影响的分析与计算[J];电力技术;1987年04期

4 林顺卿;;论汽轮机结构优化[J];四川电力技术;1988年05期

5 张筱玮;对汽轮机中腐蚀和水蚀的认识[J];汽轮机技术;1989年02期

6 陈林根;《舰船汽轮机优化设计与工况分析》出版[J];热能动力工程;1989年01期

7 夏玉恒,韩立军;变工况下汽轮机级反动度的一种新的统一表达式及其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秦晓勇,陈林根,孙丰瑞;基于遗传算法的轴流汽轮机级效率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9 牛卫东;关于汽轮机级的概念和有关符号的讨论[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10 杨善让;汽轮机级变工况核算的简便方法[J];吉林电力技术;198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鹏飞;汽轮机叶栅表面蒸汽盐析颗粒沉积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

2 韩中合;汽轮机排汽湿度微波谐振腔测量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3 王升龙;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蒲正波;优化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真空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薛彦光;汽轮机级内二次流的数值模拟[D];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张明杰;汽轮机密封内流动特性分析及增效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孙毅;汽轮机变工况下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8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58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