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共轨喷油器结构强度分析与改进
【学位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423
【部分图文】:
其系统的典型构成如图 2.1 所示。图 2.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图2.1.1 喷油器结构喷油器的直接作用是将流经的燃油喷入气缸,从混合气的形成条件来看,合适的油束贯穿距离、喷射细度以及燃油的气缸分配均匀性和较高的喷射压力,对燃油在气缸中的雾化燃烧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26]。实际工作状况的不断变化,使得在喷油器的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形式和设计思路
应用范围有限。-喷孔式喷油器种开式和阀式喷油器相结合的中性喷油器。这种喷油器的优点量好、运动零件轻从而可靠性较高。缺点是:针阀与阀座的间式喷油器油器的针阀封闭在内腔中,是当下应用最多的喷油器。这种喷件,这种喷油器的优点是:工作可靠,很少漏油。当油压较低用下会关闭喷嘴,终止喷射。这种喷油器的优点正是高压共轨,因此逐渐成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标配结构。当然,这缺,其存在可动零件总质量较大,容易产生较大冲击应力;结了设计成本,且容易磨损出现故障;设置回油回路,增加了结由于压力波动喷嘴的关闭不能干脆,出现雾化不良。不仅如此相对更加复杂,其组成如图 2.2 所示。
图 2.3 电控高压共轨喷油器工作示意图意的工作过程:态,高速电磁阀处于断电状态,衔铁不受电磁力作用,用,球阀紧挨衔铁受其作用,被动下移,从而关闭释放控的燃油迅速转变为高压,这种液体压力通过针阀挺杆,传到复位弹簧和下部腔室的高压燃油的综合作用,从而使针阀通电,衔铁在电磁力和复位弹簧力综合作用下上行,燃油通过释放控制孔流入低压回油通道,由于充油控制孔就会在控制腔形成相对低压,使得针阀挺杆上端面受到的阀受到的向上作用力,针阀打开,喷油开始;行到最大行程,电磁阀断电,重复初始状态过程,关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星;王宪成;李奇;刘信生;;车辆柴油机缸套-活塞环动载荷磨损分析与计算[J];润滑与密封;2014年02期
2 张华兵;陈志忠;徐建新;;柴油机喷油器针阀落座过程的冲击应力分析[J];柴油机;2013年02期
3 郭圣刚;李士振;薛雷;;高压共轨喷油器磨损试验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2年05期
4 李建光;施琪;曹结东;;Johnson-Cook本构方程的参数标定[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苏海峰;张幽彤;罗旭;丁晓亮;;高压共轨系统水击压力波动现象试验[J];内燃机学报;2011年02期
6 富丽娟;谢明;征小梅;罗强;刘吉明;陈琪;;柴油机喷油阀碰撞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2期
7 吴进军;李雪松;王尚勇;黄官升;;电控喷油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年06期
8 刘晓叙;陈敏;;机械零件磨损寿命计算方法的比较与探讨[J];机械工程师;2010年04期
9 欧大生;张静秋;欧阳光耀;李育学;;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偶件间隙设计及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8年04期
10 孙春鹏,张宗杰,李少鹤;高压共轨整体式喷油器组件的有限元分析[J];内燃机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磊;不同硬度30CrMnSiNi2A钢动态本构与损伤参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郭大庆;高压共轨喷油器针阀偶件密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温必剑;柴油机喷油器密封锥面涂层抗磨损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静;二甲醚喷油器结构设计与喷嘴流场及碰撞分析[D];中北大学;2014年
5 张通;无泄漏低惯量电控喷油器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4年
6 谢露;二甲醚发动机独立润滑喷油器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7 唐琴;基于摩擦功原理的凸轮—挺柱磨损仿真[D];中南大学;2010年
8 徐波;柴油机喷油嘴三维流场及针阀碰撞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少鹤;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液压喷油器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4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6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