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启动黄烟生成原因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611.31;X773
【部分图文】:
Fig.2.?15?NO?conversion?with?inlet?NO?concentration?at?different?temperatures??由图2.?12,在入口处CO浓度为50ppm,滞留时间均为2s,入口处通入的??NO浓度越高,生成的N〇2越多。但是由图2.13,从转化率的角度分析,入口处??NO浓度的增高并不能一直促进NO转化率的提高,无论入口处CO浓度为50ppm、??200ppm或者400ppm,?NO的转化率都会随着入口?N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分析??随着N02浓度的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N0-N02的生成,同时气体的滞留时??间也影响转化率的变化。由图2.?14可以看出,当入口?NO浓度高的时候,反应??达到最大转化率需要的时间更久。图2.?14、图2.?15表明改变入口?NO浓度,影??响转化率的因素还包括滞留时间和反应温度。??2.2.5水蒸气浓度对反应的影响??18??
(A:?N2气罐,B:?〇2气罐,C:?CO气罐,D:?NO气罐,E:流量控制器,??F:蠕动泵,G:伴热带,H:电阻炉,I:烟气分析仪)??如图3.1所示,实验装置系统包括:??1)
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启动黄烟生成原因研宄??I?LJi??图3.?2流量控制器?图3.?3伴热带??Fig.3.?2?Flow?controller?Fig.3.?3?Heating??M?"""M??m?□??图3.?4管式电阻炉?图3.?5?蠕动泵??Fig.3.?4?Tube?resistance?furnace?Fig.3.?5?Peristaltic?pump??根据实验设备,实验为了明确烟气温度、各组分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某一组分的浓度或者温度条件,测得反应后气体各组分的浓度,通过对??比分析个因素对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根据燃机基本工况运行排烟成分,入口各??组分摩尔分数为,CO:?5.0E-5,水蒸气:0.09,?N2:?0.789925,?NO:?2.5E-5,?02:??0.12。通过改变入口组分的浓度,研究对转化反应的影响,其中NO气体浓度变??化范围为0 ̄200ppm,?CO气体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500ppm,02体积分数的变化??范围为0 ̄15%,温度的变化范围为450°C?850°C。??3.2实验结果??3.2.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控制电阻炉温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桂明;;60Hz联合循环7HA2×1装置的额定性能[J];热能动力工程;2017年03期
2 吉桂明;;50Hz联合循环9HA2×1装置的额定性能[J];热能动力工程;2017年03期
3 吉桂明;;60Hz联合循环7HA1×1装置的额定性能[J];热能动力工程;2017年03期
4 吉桂明;;加拿大建800MW联合循环电站[J];热能动力工程;2010年04期
5 吉桂明;;MHI为加拿大提供联合循环电站[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3期
6 迟金玲;王波;张士杰;肖云汉;;载氧体燃烧联合循环部分负荷性能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9期
7 吕荣强;孙毅;吕云鹏;;浅谈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在临沂地区的应用[J];煤;2008年08期
8 刘尚明,王纯;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一次调频控制综述[J];热力透平;2004年03期
9 思娟;联合循环电站趋势[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5期
10 周海澜,忻鹤令,吴向红;联合循环电站燃用轻油与燃用重油的比较[J];东方电气评论;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巍;多能源互补的多功能能源系统及其集成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姚华;伴生气联合循环系统全局能量优化与(火用)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杨兴洋;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新型冷电联合循环及组份分离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4 周贤;联合循环电站改造为IGCC和甲醇联产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5 马续波;聚变—裂变混合堆和压水堆联合循环系统物理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褚菲;CCPP煤气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7 马文通;燃气轮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部分工况下的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马文通;燃气轮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部分工况下的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云龙;装甲车辆增压柴油机与空气制冷系统联合循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晨;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启动黄烟生成原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王鹿;基于燃—蒸联合循环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集成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3 贾新华;联合循环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4 胡红丽;燃用焦炉煤气联合循环的蒸汽系统性能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5 蒋东方;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可行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陈柯言;联合循环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7 连小龙;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联合循环系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春雨;6B型燃机联合循环系统变燃料运行热力特性的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姚明志;垃圾低温热解高温气化联合循环的热经济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蔡义林;低温余热利用方案的比较及新型联合循环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9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6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