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17:29
  能源和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各国的大力支持。许多冷热电联供系统示范项目也投入了运营生产,然而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科学、正确评价是推动冷热电联供系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系统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编写了系统的综合评价软件。具体在综合评价方面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总结了目前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系统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系统在综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点和已有研究的不足,构建了一套涉及系统经济性、能源性、环境性和可靠性四方面,共12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本文对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2)本文在对比目前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其...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图1-1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图??

冷热,系统实验,能源


第1章绪论??j?i?1?y?T?.??,JHI_?看??^?^?'?'^sSr"??图1-2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实验室??随着人们对能源的越来越重视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宄不断进步,CCHP系??统在国内外不断发展并推广开来。目前国外在CCHP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比较成熟??且系统,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发展,并且给予大力支持。??美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宄和发展,也是开展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并颁布了很多法律和政策用来支持和规划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因此,冷热电联供系统在美国的研究也己经比较深入。日本的资源极其??匮乏,能源很大部分依赖进口,因而将大力发展和扶持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日本能源贸易工业部拟规划2030年??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量将占总电力供应的20%以上。??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市场,国内CCHP研宄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我??国同样大力推进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发展也??比较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建成了多座示范系统,覆盖宾馆、医院、??学校等多个场合。同时,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开展??了大量的研宄。??1.2.2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现状??任何目标的评价一般都是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针对评价目标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是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价目标的评价方??法。只有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者正确的相结合才能科学合理的对目标进??4??

流程图,系统综合,冷热,流程图


第3章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步骤6:得到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求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为^?=(WpW2,W3,…,M,,)7",因??此,建立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为:??n??Qi=^jyijuj<?i?=?(3-22)??7=1??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流程图如图3-5所示。??'?|?综合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主观权重?????丨H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 ̄1?=施??确定评价指标客观权重???综合评价结果??图3-5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流程图??3.6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然后??介绍了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组成。本方法采用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博弈论理论引入了组合赋权的过程中,更加客观合理的求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理论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模型。??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熵值法的船舶涂装工艺多目标评价模型[J]. 韩子延,卜赫男,景旭文,李磊.  船舶工程. 2019(12)
[2]基于博弈-改进可拓理论的寒冷地区长距离明渠冬季运行安全评价[J]. 贡力,路瑞琴,靳春玲,吴梦娟.  自然灾害学报. 2019(06)
[3]基于区间粗糙数层次分析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J]. 孙栓柱,陈克,李益国,李春岩,潘苗,杨晨琛.  热力发电. 2020(04)
[4]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进展[J]. 孙思宇,于成琪,孙涛,李新建,卫奕,谭敬波,张军涛.  华电技术. 2019(11)
[5]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与研究[J]. 武家辉,张强,王维庆,王海云,王帅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21)
[6]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背后现危机——2019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解读[J]. 李敏,钱伯章.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9(08)
[7]基于LabVIEW的蓄电池测试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 杨柯,陈则王,赵晓兵,杨丽文.  电子测量技术. 2019(06)
[8]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 张斌.  电气自动化. 2020(01)
[9]基于CRITIC和理想点法的计量设备运行质量评估[J]. 杨光盛,崔幼,宣玉华,吕几凡,刘晟源,林振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24)
[10]全球能源需求特点与形势[J]. 王蕾,裴庆冰.  中国能源. 2018(09)

博士论文
[1]楼宇及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益评价研究[D]. 李龙锡.大连理工大学 2017
[2]小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魏大钧.山东大学 2016
[3]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及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王江江.华北电力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富平高新区区域能源冷热电三联供方案设计及评价[D]. 张元甲.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分布式发电并网的综合评价研究[D]. 李钰龙.华北电力大学 2015
[3]基于综合性能指标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与配置[D]. 王庆华.华北电力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7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047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