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锅炉用天然气低氮燃烧器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09:25
  在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空气是不可或缺的,而在空气中,氮气大约占了78%,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又会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氮氧化物,造成环境污染。锅炉用天燃气低氮燃烧器结构设计研究主要是通过控制燃烧过程、燃烧环境和燃烧条件,降低燃烧烟气温度,来抑制NOx生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燃气流量满足燃烧器正常燃烧的前提下,将燃气及助燃空气分为两级供入,按中心燃气和主燃气流量的比值分别取1/3、1/4、1/5设计了中心燃气管和主燃气管,按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比值取22%设计了核心筒以及其调节模块,采用实验验证参与燃烧的燃气浓度和氧气浓度对NOx排放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气体供入结构。然后,根据拟定的总体结构,设计了轴向直叶片式旋流器和切向弯曲叶片式头部旋流器,在测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直叶片式旋流器和切向弯曲叶片式旋流器进行了对比实验,分别验证了对点火的成功率、火焰的稳定性、火焰的形状以及燃烧效率等的影响,确定了燃烧器头部旋流器的最佳选型。最后,在保证燃烧器额定出力的前提下,在燃烧区分别引入30%、35%、40%的烟气,对燃烧器进行性能测试,用以研究参与燃烧的烟气浓度对NOx生成的影响,确定了烟气再循环... 

【文章来源】: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锅炉用天然气低氮燃烧器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低氮燃烧器工作示意简图

结构图,燃烧器,结构图,组件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低氮燃烧器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总体结构9二级助燃空气流量比,将供入一级掺混燃烧区的助燃空气量减少,使一级掺混燃烧区在低氧条件下燃烧,二级掺混燃烧区在富氧的条件下燃烧。此时一级掺混燃烧区内助燃空气不够燃气燃烧,燃烧温度降低,减少了热NOx的生成。而二级掺混燃烧区内氧气富足,一级掺混燃烧区内生成的烟气在二级掺混燃烧区内充分燃烬。2.2.2本低氮燃烧器的总体结构根据低氮燃烧器的性能要求及工作原理,先拟定低氮燃烧器的总体结构,如图2-2所示。天然气低氮燃烧器主要由火检组件1、观察筒2、火焰管3、燃烧器本体4、中心气管5、门板组件6、气箱组件7、核心筒组件8、主燃气管组件9、点火枪10和旋流器11几大组件构成。火检组件、观察筒以及点火枪组装在核心筒组件上,核心筒组件左端与门板组件连接,右端和旋流器同心,并被旋流器固定;其中,中心气管安装在核心筒组件上,与火检组件、观察筒以及点火枪位于同一直径上,均匀分布,中心气管右端与旋流器内圆端面平齐,左端与气箱组件连接;气箱组件与门板组件连接,位于壳体组件右侧,火焰管嵌入壳体组件,位于其左侧,气箱组件、门板组件、壳体组件以及火焰管要求保障同心度。图2-2低氮燃烧器总体基本结构图1、火检组件2、观察筒3、火焰管4、燃烧器本体5、中心气管6、门板组件7、气箱组件8、核心筒组件9、主燃气管组件10、点火枪11、旋流器2.2.3本低氮燃烧器结构的特点低氮燃烧器连续分层次的供应燃气以及助燃空气,充分掺混燃气和助燃空气,燃气由多根燃气管上的喷孔喷射进燃烧器,形成多个小火焰,降低了燃烧温度,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本低氮燃烧器的特点如下:(1)设置核心筒,将助燃空气分为两级,形成两个燃烧区,使燃气和助燃空气混合更

燃气,管结构,尺寸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气体供入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11第3章气体供入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本章依据先行拟定的总体结构进行了气体供入结构的设计,既燃气管、气箱以及核心筒,通过燃气管以及核心筒实验对比,研究燃气浓度和助燃空气浓度对NOx生成的影响,确定气体供入结构的最佳方案。3.1燃气管的结构设计及实验3.1.1燃气管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分析燃气管的设计采用多种低氮燃烧技术:①分区燃烧技术:设计中心燃气管和主燃气管,形成两个燃烧区;②分级燃烧技术:布置多根中心燃气管和主燃气管,使燃气和空气混合更家充分;③火焰分割技术及混合促进技术:在中心燃气管和主燃气管出口处设计多个喷孔,将燃气分割,形成多个小火焰,火焰小散热面积大、温度低[30-32],有效抑制NOx生成。燃气管右端折弯两次,在其接口处套一个环板法兰,与气箱法兰接管连接,再焊接一个平焊环,限制其部分自由度,但不限制环板法兰转动,具体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燃气管结构尺寸图1、燃气管2、平焊环3、环板法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技术探讨[J]. 杨建兴.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1)
[2]高温低氧气氛下煤粉燃烧低NOx排放特性研究[J]. 贾明生,陈赛,郭明高.  工业加热. 2020(04)
[3]旋流燃烧器旋流方式对燃烧特性的影响[J]. 刘前,李俊宇,周浩宇,李谦.  工业炉. 2020(02)
[4]气相射流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及排放特性[J]. 赵自庆,王志,李富柏,王建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20(01)
[5]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研究[J]. 牛申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1)
[6]生物质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王显山.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4)
[7]烧结余热回收竖式炉内气体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J]. 陈士柏,赛庆毅,丁红光,彭岩.  热能动力工程. 2018(07)
[8]长距离爆震式点火枪设计[J]. 韩岳达,于洋,王智新,于浩楠,韩永馗,郭红杰,梁国柱.  焊接. 2015(09)
[9]低NOx燃气燃烧器结构设计及性能试验[J]. 姬海民,李红智,姚明宇,聂剑平.  热力发电. 2015(02)
[10]新型低氮燃气分级燃烧器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的CFD研究[J]. 吴晓磊,刘波,任政,王元华,徐向荣,李旭灿.  化工进展. 2014(09)

博士论文
[1]湍流燃烧模型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研究[D]. 徐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2]微型燃烧器内燃烧与传热特性研究[D]. 李艳霞.北京工业大学 2012
[3]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研究[D]. 管晓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4]大型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控制和燃烧优化中若干关键性问题的研究[D]. 周昊.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伞喷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烧系统研究[D]. 石志迈.大连理工大学 2012
[2]燃煤蒸汽锅炉热效率优化系统设计与工程应用[D]. 鲍林.中国石油大学 2011
[3]水泥窑炉NOx形成和控制的研究[D]. 叶文娟.北京工业大学 2010
[4]天然气锅炉燃烧的数值模拟[D]. 蔡梦丽.吉林大学 2009
[5]某型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火焰筒振动模态与声学模态分析[D]. 张冬梅.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09
[6]浓淡燃烧低NOx生成机理及模拟研究[D]. 张成毅.华中科技大学 2005
[7]燃气燃烧的低NOx排放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苟湘.河北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1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111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