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装置用316L不锈钢管道泄漏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3 16:06
某热电厂内氨法烟气脱硫装置采用316L不锈钢管道,在运行3个月后发生泄漏失效。通过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手段,对失效管道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采用pH计和滴定法,对管道内水介质的pH值和相关组分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动电位极化法测定了316L不锈钢在管道内水介质中的临界点蚀温度。结果表明:该316L不锈钢管道的泄漏失效原因主要是管道中水介质的Cl-含量超过了其临界范围,引起材料点蚀穿孔;另外,水介质的运行温度超过了临界点蚀温度,促进了点蚀的发生和发展。可通过控制介质中Cl-含量、降低管道运行温度或选用耐蚀性更高的材料等措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文章来源】: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39(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失效管段外壁宏观形貌
失效管段内壁点蚀坑形貌
在失效316L管道上切取金相试样,抛磨后用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对金相试样进行腐蚀,依据标准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6394—2005《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和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失效管段的显微金相组织、晶粒度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失效管道的显微金相组织为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带状δ铁素体和少量点状碳化物,如图3所示;失效管道的晶粒度为8.5级;组织中非金属夹杂物为B类、C类和D类夹杂物,其中,B为1.0级,C为0.5级,D为1.5级,未见其A类夹杂物。2.3 失效管道内壁结晶物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点蚀的316L不锈钢在酸性气田环境中的适应性评价[J]. 鲍明昱,任呈强,郑云萍,杜磊,鲜宁,姜放,郭小阳. 材料导报. 2016(17)
[2]Effect of Cl-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Passive Films Formed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in Acidic Solution[J]. Guozhe Meng,Yuan Li,Yawei Shao,Tao Zhang,Yanqiu Wang,Fuhui 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03)
[3]304、316L不锈钢耐氯离子和硫离子性能比较[J]. 葛红花,周国定,解群. 华东电力. 2005(09)
[4]F-对酸性介质中316不锈钢钝化性能的影响[J]. 李谋成,曾潮流,林海潮,曹楚南. 金属学报. 2001(10)
博士论文
[1]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研究[D]. 刘静.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06009
【文章来源】: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39(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失效管段外壁宏观形貌
失效管段内壁点蚀坑形貌
在失效316L管道上切取金相试样,抛磨后用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对金相试样进行腐蚀,依据标准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6394—2005《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和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失效管段的显微金相组织、晶粒度和非金属夹杂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失效管道的显微金相组织为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带状δ铁素体和少量点状碳化物,如图3所示;失效管道的晶粒度为8.5级;组织中非金属夹杂物为B类、C类和D类夹杂物,其中,B为1.0级,C为0.5级,D为1.5级,未见其A类夹杂物。2.3 失效管道内壁结晶物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点蚀的316L不锈钢在酸性气田环境中的适应性评价[J]. 鲍明昱,任呈强,郑云萍,杜磊,鲜宁,姜放,郭小阳. 材料导报. 2016(17)
[2]Effect of Cl-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Passive Films Formed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in Acidic Solution[J]. Guozhe Meng,Yuan Li,Yawei Shao,Tao Zhang,Yanqiu Wang,Fuhui 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03)
[3]304、316L不锈钢耐氯离子和硫离子性能比较[J]. 葛红花,周国定,解群. 华东电力. 2005(09)
[4]F-对酸性介质中316不锈钢钝化性能的影响[J]. 李谋成,曾潮流,林海潮,曹楚南. 金属学报. 2001(10)
博士论文
[1]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研究[D]. 刘静.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06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40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