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区块链发展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9-28 20:15
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能源行业面临多主体协同、数据开放共享、环境公平公正等一系列挑战,区块链技术在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发展中具有极高价值。文章首先分析国内外区块链整体发展现状,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实例。然后提出能源区块链概念,分析其特点,以能源电力领域应用案例阐明能源区块链在适应能源变革、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能源区块链面临的挑战,对能源区块链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推进能源区块链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18(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后提供的一种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能源电力行业场景丰富,其供应链较长,可以依托电网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图2所示,全流程所涉及的核心企业、供应商、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等利益方均为节点,数据在节点间存储、共享,链上实现可信流转,能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登记在可信区块链上的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转换成数字资产,可以确权、传递、拆分、融资,使核心企业信用可以沿着可信的贸易链路传递,解决核心企业信用不能向多级供应商传递的问题,在拆分、流转过程中,核心企业的背书效应不变。整个凭证的拆分、流转过程可追溯,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合同约定的结算日期、规则等,能够被公正、透明、自动地执行,极大提高了全产业链的信任度和交易效率,并有效地管控履约风险。
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云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平台以电网为枢纽,整合新能源全产业链资源,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管理体系,横向聚合政府部门、供应商、电网企业、能源用户等行业资源,纵向服务用户建站咨询、建设方案评估、设备采购、运行维护、结算补贴、并网等业务环节,将业务需求数据进行全流程上链,实现数据可信共享,打破数据壁垒,提高多方协同效率。在部分电力企业的试点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并网业务办理时限平均缩短16天,电费结算周期平均缩短4天,能够极大提升新能源业务办理效率[19]。2.3.2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的发展之路[J]. 王达,王国强. 张江科技评论. 2019(06)
[2]区块链技术:使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J]. 郑晓军. 张江科技评论. 2019(06)
[3]基于智能合约的可信筹款捐助方案与平台[J]. 谭文安,王慧. 计算机应用. 2020(05)
[4]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政务业务协同模式研究[J]. 顾颖,范涛. 江苏科技信息. 2019(30)
[5]基于国际视野的区块链发展及应用分析[J]. 贾逸群,刘玲. 科技资讯. 2019(30)
[6]能源领域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浅析与展望[J]. 赖敏榕,傅建钢,赖小垚. 能源与环境. 2019(03)
[7]区块链发展及应用现状[J]. 王文静,梁张华.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8(06)
[8]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中的应用分析[J]. 高赐威,童格格.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8(04)
[9]“区块链+”引领技术、产业变革[J]. 于佳宁,狄前防. 经济. 2018(08)
[10]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维度和前景展望[J]. 张蓓. 上海节能. 2018(03)
本文编号:3412491
【文章来源】: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18(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后提供的一种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能源电力行业场景丰富,其供应链较长,可以依托电网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图2所示,全流程所涉及的核心企业、供应商、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等利益方均为节点,数据在节点间存储、共享,链上实现可信流转,能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登记在可信区块链上的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转换成数字资产,可以确权、传递、拆分、融资,使核心企业信用可以沿着可信的贸易链路传递,解决核心企业信用不能向多级供应商传递的问题,在拆分、流转过程中,核心企业的背书效应不变。整个凭证的拆分、流转过程可追溯,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合同约定的结算日期、规则等,能够被公正、透明、自动地执行,极大提高了全产业链的信任度和交易效率,并有效地管控履约风险。
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云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平台以电网为枢纽,整合新能源全产业链资源,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管理体系,横向聚合政府部门、供应商、电网企业、能源用户等行业资源,纵向服务用户建站咨询、建设方案评估、设备采购、运行维护、结算补贴、并网等业务环节,将业务需求数据进行全流程上链,实现数据可信共享,打破数据壁垒,提高多方协同效率。在部分电力企业的试点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并网业务办理时限平均缩短16天,电费结算周期平均缩短4天,能够极大提升新能源业务办理效率[19]。2.3.2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的发展之路[J]. 王达,王国强. 张江科技评论. 2019(06)
[2]区块链技术:使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J]. 郑晓军. 张江科技评论. 2019(06)
[3]基于智能合约的可信筹款捐助方案与平台[J]. 谭文安,王慧. 计算机应用. 2020(05)
[4]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政务业务协同模式研究[J]. 顾颖,范涛. 江苏科技信息. 2019(30)
[5]基于国际视野的区块链发展及应用分析[J]. 贾逸群,刘玲. 科技资讯. 2019(30)
[6]能源领域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浅析与展望[J]. 赖敏榕,傅建钢,赖小垚. 能源与环境. 2019(03)
[7]区块链发展及应用现状[J]. 王文静,梁张华.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8(06)
[8]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中的应用分析[J]. 高赐威,童格格.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8(04)
[9]“区块链+”引领技术、产业变革[J]. 于佳宁,狄前防. 经济. 2018(08)
[10]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维度和前景展望[J]. 张蓓. 上海节能. 2018(03)
本文编号:3412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41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