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气孔缺陷分析及改进
发布时间:2021-10-04 22:04
以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气孔缺陷问题为例,通过合理优化浇注系统,更改局部结构,提高排气能力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最终将气缸体的气孔缺陷率降至较低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20,55(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浇注示意图
通过统计气孔缺陷位置及数量,发现气孔缺陷主要集中于上平面浇注上端的加强筋处,一般在抛丸之后显现,表面呈光滑特性,不同于普通的孔洞类缺陷,该气孔沿加强筋方向排布较大较深,气孔缺陷如图2。2.2 缺陷分析
(2)借助MAGMA模拟软件,对浇注过程进行分析,铸造模拟工艺参数与现场一致。根据温度场变化结果(如图3),充型结束后上平面加强筋区域低于1210℃(液相线1210℃),不利于气体的排出,与现场实际生产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该处易产生气孔缺陷。根据示踪粒子分析结果(如图4),浇注前期铁水从气缸体两侧同时进入,由于铁水对流,造成铁水紊流更严重,易裹气、吸气,导致产生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铸件气孔缺陷的成因及防止措施[J]. 王荣.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1(15)
[2]气缸体铸件气孔缺陷的防止措施[J]. 耿相军. 热加工工艺. 2009(11)
本文编号:3418416
【文章来源】: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20,55(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浇注示意图
通过统计气孔缺陷位置及数量,发现气孔缺陷主要集中于上平面浇注上端的加强筋处,一般在抛丸之后显现,表面呈光滑特性,不同于普通的孔洞类缺陷,该气孔沿加强筋方向排布较大较深,气孔缺陷如图2。2.2 缺陷分析
(2)借助MAGMA模拟软件,对浇注过程进行分析,铸造模拟工艺参数与现场一致。根据温度场变化结果(如图3),充型结束后上平面加强筋区域低于1210℃(液相线1210℃),不利于气体的排出,与现场实际生产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该处易产生气孔缺陷。根据示踪粒子分析结果(如图4),浇注前期铁水从气缸体两侧同时进入,由于铁水对流,造成铁水紊流更严重,易裹气、吸气,导致产生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铸件气孔缺陷的成因及防止措施[J]. 王荣.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1(15)
[2]气缸体铸件气孔缺陷的防止措施[J]. 耿相军. 热加工工艺. 2009(11)
本文编号:3418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41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