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多孔介质冷却通道在燃烧室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23 11:46
  为了探索多孔介质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应用,采用金属粉末烧结法制备了多孔介质,设计了多孔介质通道的流阻和传热特性测试装置,建立了采用多孔介质冷却通道的燃烧室传热预测模型,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多孔介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多孔介质通道的流阻逐渐减小,换热能力逐渐下降;基于传热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有一定偏差,最大达到25%;相较铣槽通道,多孔介质冷却通道能够在燃烧室中获得更好的热防护效果。 

【文章来源】:火箭推进. 2020,46(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多孔介质冷却通道在燃烧室中的应用


传热模型示意图

冷却剂,温升,计算值,多孔介质


2)实际中,多孔介质中的冷却剂在部分区域可能存在沸腾,尤其是靠近内壁侧,而模型中所采用的多孔介质与冷却剂的换热关系式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点。3.3 与铣槽冷却通道的对比

照片,多孔介质,照片,类方法


多孔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冶金类方法、铸造类方法、沉积类方法等,根据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冷却需求,选择以紫铜作为多孔介质基材,通过金属粉末冶金烧结法制备多孔介质。制备时先采用筛分器对原料铜粉末进行筛分,然后采用模压成型胚体,再在氢气氛围炉烧结成型,烧结温度为800~900 ℃,烧结时间为60~100 min,得到孔隙分布均匀的多孔介质。图1给出了不同孔隙率的多孔介质照片。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氧化亚氮/乙烯推进剂预混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 张锋,杨伟东,胡洪波,杨岸龙.  火箭推进. 2019(03)
[2]颗粒无序分布的堆积床内部流动与传热分析[J]. 孙得川,曹梦成,刘俊,林庆国.  推进技术. 2018(03)
[3]金属多孔介质泡沫自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 钱维扬,潘阳,彭招.  制冷学报. 2017(02)
[4]颗粒无序堆积床内颗粒-流体对流传热系数的研究[J]. 王晶钰,刘衍,杨剑,丁旭刚,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10)
[5]氧化亚氮基单元复合推进剂技术研究述评[J]. 朱成财,韩伟,于忻立,单世群,史雪梅.  火箭推进. 2016(02)
[6]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 杨剑,王劲,步珊珊,曾敏,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05)
[7]前沿领域综述——多孔介质强制对流换热研究进展[J]. 郑坤灿,温治,王占胜,楼国锋,刘训良,武文斐.  物理学报. 2012(01)
[8]多孔介质强迫对流换热及研究进展[J]. 张尉然,赵斌.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9]气体在微细多孔介质中的流动阻力研究[J]. 黄寓理,姜培学,胥蕊娜.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08)
[10]流体在微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 胥蕊娜,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8)

硕士论文
[1]规则排列多孔介质通道内流体流动和换热的数值研究[D]. 常焕静.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局部非热平衡条件下多孔介质通道中对流换热的研究[D]. 骆雄飞.华中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3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453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