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378型柴油机共轨燃油系统匹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04:31
  柴油机具有动力、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在非道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非道路柴油机使用量的逐年上升,NOx、PM等污染物的排放也不断增加,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柴油机燃油系统与燃烧系统的良好匹配,可以改善燃烧过程,降低污染物排放。以378型非道路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喷油器的结构参数、燃烧室结构参数、燃油系统调整参数及匹配方法开展了研究。使用共轨喷油器流量试验台,试验研究了共轨喷油器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不同流量控制阀对喷油器喷油特性的影响;采用喷雾试验台,研究了喷油器不同喷孔结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喷雾差异度的概念,对同一喷嘴的不同喷孔喷出油束形态的一致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喷油器控制阀进、回油孔流量比和气隙垫片厚度,喷油器循环喷油量减小,喷油延时增大;增大衔铁升程垫片厚度或减小喷嘴弹簧调压垫片,喷油器循环喷油量增大,但两者厚度的改变对喷油延时影响较小。增大喷孔k系数或挤研增量,油束贯穿距增大,喷雾锥角减小。对于喷孔角度不同的喷油器,喷嘴加工时增大挤研增量,喷雾差异度增大。使用AVL-Fire软件,构建了378型柴油机缸内燃油...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378型柴油机共轨燃油系统匹配研究


二因素单纯型推进图

原理图,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图,喷油脉宽


图 2.2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图Fig.2.2 Schematic diagram of orthogonal test design从满足柴油机排放角度,以选定喷油提前角与喷油脉宽的最优组合为例,设定角、喷油脉宽为试验因素组,开展极差分析。为因素组 a(喷油提前角)、水平组 b(喷油脉宽)构成的试验结果集合,

示意图,形态差异,示意图


图 3.1 喷雾形态差异度示意图hematic diagram of consistency of sδ=Rmax RminRmax×100% 嘴在同一循环中最长与最短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压喷射喷孔结构参数对空化现象的影响[J]. 王鹏,王忠,瞿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7(12)
[2]喷嘴形状对喷嘴内流及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J]. 张军,何志霞,王谦.  国外内燃机. 2017(02)
[3]供油参数对柴油机离子电流特性影响的试验[J]. 康哲,吴志军,张志强,胡宗杰,邓俊,李理光.  内燃机学报. 2016(06)
[4]基于AVL-Fire的柴油机缸内燃烧仿真模拟[J]. 程清波,卢莉莉,耿莉敏,王城.  汽车实用技术. 2016(11)
[5]双卷流燃烧室与燃油喷射系统匹配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J]. 胡启坤,陈杰,黄加亮.  船舶工程. 2015(08)
[6]《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标准发布[J].   建筑机械化. 2014(07)
[7]液力研磨特性对喷孔内部结构均匀性的影响研究[J]. 黄魏迪,吴志军,高雅,李治龙,龚慧峰,李理光.  内燃机工程. 2014(03)
[8]喷孔结构对多孔GDI喷油器喷雾特性的影响[J]. 程强,张振东,谢乃流,朱希.  内燃机学报. 2014(01)
[9]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的排放特性[J]. 孙柏刚,谢均,柴国英,赵建辉,李向荣.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9)
[10]直喷式柴油机双层分流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 齐鲲鹏,田江平,董鹏博,隆武强.  内燃机工程. 2014(06)

博士论文
[1]2.0TCI高速直喷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控制[D]. 袁方恩.吉林大学 2013
[2]高速直喷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动态特性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D]. 田维.吉林大学 2010
[3]柴油机喷嘴内空化效应的机理及射流破碎特征的研究[D]. 张军.天津大学 2010
[4]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研究[D]. 石秀勇.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AMEsim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仿真研究[D]. 王占永.长安大学 2017
[2]轻量化单缸直喷式柴油机喷油器与燃烧系统匹配研究[D]. 杨耿.广西大学 2016
[3]某拖拉机用柴油机燃油系统匹配优化研究[D]. 柯建锋.湖南大学 2016
[4]CA4D28柴油机国产共轨系统的应用研究[D]. 赵志宏.吉林大学 2015
[5]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燃烧影响的可视化研究[D]. 靳森嘉.北京理工大学 2015
[6]发动机变截面喷孔流动特性模拟研究与分析[D]. 郝俊忠.太原理工大学 2014
[7]喷油器气隙及弹簧垫片厚度对高压共轨系统影响[D]. 邹丽.江西农业大学 2013
[8]共轨条件下系统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D]. 张培红.河南科技大学 2012
[9]基于燃烧过程优化的小型农用柴油机燃烧室结构匹配研究[D]. 卢正辉.广西大学 2012
[10]电喷柴油机喷油策略优化燃烧和排放的研究[D]. 张雪刚.大连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73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473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