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程度及收敛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17:06
在能源低碳化发展背景下,文章运用SPA-TOPSIS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能源结构优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对中国整体和各地区能源结构优化程度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能源结构优化程度大致呈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U"型分布;从整体来看,能源结构优化程度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特性,其中β收敛特性在考虑空间效率情况下的拟合优度得到改善;从三大地区来看,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程度的收敛性特征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收敛效应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都存在σ收敛和俱乐部收敛。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A-TOPSIS方法的能源结构优化程度评价[J]. 孟凡生,邹韵. 运筹与管理. 2018(11)
[2]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J]. 周庆元,陈海龙. 统计与决策. 2018(20)
[3]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的修正设计与应用[J]. 李双杰,李春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9)
[4]中国多地区低碳能源技术的优化选择[J]. 彭盼,任心原,范英,朱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8)
[5]中国新能源装备智造化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J]. 孟凡生,李晓涵. 中国软科学. 2017(09)
[6]技术异质下中国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 汪克亮,孟祥瑞,杨宝臣,程云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1)
[7]多目标约束下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J]. 柴建,周友洪,邢丽敏,兰鹏,汪寿阳. 系统工程. 2016(09)
[8]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J]. 魏巍贤,马喜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7)
[9]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收敛性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视角[J]. 孙耀华,仲伟周. 经济管理. 2014(12)
[10]考虑能源消耗对经济灵敏度的能源结构预测[J]. 贾立江,王韶华,范德成. 统计与决策. 2012(15)
本文编号:3544739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A-TOPSIS方法的能源结构优化程度评价[J]. 孟凡生,邹韵. 运筹与管理. 2018(11)
[2]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J]. 周庆元,陈海龙. 统计与决策. 2018(20)
[3]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的修正设计与应用[J]. 李双杰,李春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9)
[4]中国多地区低碳能源技术的优化选择[J]. 彭盼,任心原,范英,朱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8)
[5]中国新能源装备智造化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J]. 孟凡生,李晓涵. 中国软科学. 2017(09)
[6]技术异质下中国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 汪克亮,孟祥瑞,杨宝臣,程云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1)
[7]多目标约束下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J]. 柴建,周友洪,邢丽敏,兰鹏,汪寿阳. 系统工程. 2016(09)
[8]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J]. 魏巍贤,马喜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7)
[9]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收敛性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视角[J]. 孙耀华,仲伟周. 经济管理. 2014(12)
[10]考虑能源消耗对经济灵敏度的能源结构预测[J]. 贾立江,王韶华,范德成. 统计与决策. 2012(15)
本文编号:3544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54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