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对涡轮增压汽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和优化
发布时间:2022-01-25 22:42
为了研究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对高负荷和最佳油耗点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修改进气凸轮型线,将一台1.5L采用废气再循环的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由奥托循环改为米勒循环运行。试验结果显示,在对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两种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的对比试验中,在低负荷下,米勒循环的泵气损失比奥托循环小。随着负荷的增加,米勒循环的影响开始减小,与奥托循环泵气损失的差异逐渐变小,阻碍米勒循环热效率的改进。此外,米勒循环还降低了压缩终了温度,从而增加了燃烧持续期和排气温度,使其难以提高最佳油耗点的燃油经济性。就废气再循环对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的影响也进行了对比试验。随着废气再循环率的增加,两种循环的热效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采用米勒循环减少了进气时间和气门升程,大大降低了缸内滚流比和湍动能,从而延迟了已燃50%质量分数对应的曲轴转角(MBF50)并延长了燃烧持续期,这使其在高负荷下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均低于奥托循环。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内燃机p-V图
图1 内燃机p-V图本文中开展了带外部废气再循环(external EGR,EEGR)的1.5L涡轮增压直喷(TDI)汽油机采用米勒循环与EGR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对奥拓循环与米勒循环发动机在不同EGR率下的性能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进一步探讨了米勒循环与EEGR系统的兼容性,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试验数据。
试验中使用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733S型油耗测试仪监测发动机燃油消耗量。气缸内压力通过瑞士KISTLER仪器公司6115型缸内气压传感器测量,使用AVL Indicom燃烧分析仪采集并处理缸压曲线数据。试验使用AVL电力测功机控制发动机运转工况。试验仪器的精度见表1。试验发动机的基本参数见表2,发动机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包含2个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st,TWC),分别记为TWC1和TWC2。1.2 试验方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对GDI增压汽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J]. 安宗权,黄昭明,潘金元,陈伟国. 汽车技术. 2018(05)
[2]废气再循环温度对小排量增压汽油机燃烧及性能的影响[J]. 王震远,晁岳栋,李理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S1)
[3]废气再循环对汽油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J]. 刘鸿淼,胡君,黄德军,汪安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33)
[4]米勒循环在小型增压汽油机典型工况的应用研究[J]. 祖炳锋,周仁杰,徐玉梁,王振,瞿伟,刘丽娜. 内燃机工程. 2017(06)
[5]米勒循环改善增压直喷汽油机热效率的机理分析——部分负荷工况分析[J]. 郑斌,李铁,尹涛. 内燃机工程. 2016(06)
本文编号:3609324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内燃机p-V图
图1 内燃机p-V图本文中开展了带外部废气再循环(external EGR,EEGR)的1.5L涡轮增压直喷(TDI)汽油机采用米勒循环与EGR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对奥拓循环与米勒循环发动机在不同EGR率下的性能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进一步探讨了米勒循环与EEGR系统的兼容性,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试验数据。
试验中使用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733S型油耗测试仪监测发动机燃油消耗量。气缸内压力通过瑞士KISTLER仪器公司6115型缸内气压传感器测量,使用AVL Indicom燃烧分析仪采集并处理缸压曲线数据。试验使用AVL电力测功机控制发动机运转工况。试验仪器的精度见表1。试验发动机的基本参数见表2,发动机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包含2个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st,TWC),分别记为TWC1和TWC2。1.2 试验方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对GDI增压汽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J]. 安宗权,黄昭明,潘金元,陈伟国. 汽车技术. 2018(05)
[2]废气再循环温度对小排量增压汽油机燃烧及性能的影响[J]. 王震远,晁岳栋,李理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S1)
[3]废气再循环对汽油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J]. 刘鸿淼,胡君,黄德军,汪安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33)
[4]米勒循环在小型增压汽油机典型工况的应用研究[J]. 祖炳锋,周仁杰,徐玉梁,王振,瞿伟,刘丽娜. 内燃机工程. 2017(06)
[5]米勒循环改善增压直喷汽油机热效率的机理分析——部分负荷工况分析[J]. 郑斌,李铁,尹涛. 内燃机工程. 2016(06)
本文编号:3609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60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