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结合机制下介电液体电热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发布时间:2023-02-14 18:56
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势差,非等温液体将会受到库仑力和热浮升力作用,引起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这就是电热对流(Electro-Thermo-Convection,ETC)。该问题将电、热与对流效应相耦合,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流动及传热的控制,这是很多工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电荷注入和分解‐结合是介电液体中两种主要的自由电荷生成机制。这两种电荷产生机制在实际物理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的,但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存在主次关系,即:当电场强度较高时,电荷注入机制起主导作用;当电场强度较低时,分解‐结合机制起主导作用。本文对分解‐结合机制下的电热对流进行研究。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具有编程简单、适合复杂形状、易实现并行计算等特点,特别适合用于处理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本文采用LBM对分解-结合机制下的电热对流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首先将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处理,并列出相关的无量纲参数。然后,对各个物理场分别建立格子Boltzmann模型。之后,对平行平板和方腔-圆两种电极结构中的电热对流问题进行LBM模拟。LBM模拟得到的纯自然对流和纯...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热对流的研究进展
1.3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分解-结合机制下的电热对流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分解-结合机制下电热对流基本方程组
2.2.1 介电液体中自由电荷产生机制
2.2.2 电热对流控制方程
2.2.3 控制方程无量纲处理
2.3 格子Boltzmann模型的建立
2.3.1 各物理场格子Boltzmann模型的建立
2.3.2 统一形式的多场耦合格子Boltzmann模型
2.3.3 曲线边界处理格式
2.3.4 各场之间的耦合关系
2.3.5 分解-结合机制下的电热对流的LBM计算过程
2.4 Chapman-Enskog多尺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行平板模型下的电热对流问题
3.1 引言
3.2 电热对流物理模型简介
3.3 平行平板间电热对流LBM代码验证
3.3.1 纯电对流数值结果
3.3.2 纯自然对流数值结果
3.4 无量纲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3.4.1 电瑞利数的影响
3.4.2 解离速率参数的影响
3.4.3 瑞利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方腔-圆模型下的电热对流问题
4.1 引言
4.2 电热对流物理模型简介
4.3 方腔-圆电热对流LBM代码验证
4.3.1 纯电对流数值结果
4.3.2 纯自然对流数值结果
4.4 腔-圆模型中电热对流的LBM模拟及强化传热研究
4.4.1 电热对流数值结果及强化传热分析
4.4.2 几何因素和物性参数对电热对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2827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热对流的研究进展
1.3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分解-结合机制下的电热对流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分解-结合机制下电热对流基本方程组
2.2.1 介电液体中自由电荷产生机制
2.2.2 电热对流控制方程
2.2.3 控制方程无量纲处理
2.3 格子Boltzmann模型的建立
2.3.1 各物理场格子Boltzmann模型的建立
2.3.2 统一形式的多场耦合格子Boltzmann模型
2.3.3 曲线边界处理格式
2.3.4 各场之间的耦合关系
2.3.5 分解-结合机制下的电热对流的LBM计算过程
2.4 Chapman-Enskog多尺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行平板模型下的电热对流问题
3.1 引言
3.2 电热对流物理模型简介
3.3 平行平板间电热对流LBM代码验证
3.3.1 纯电对流数值结果
3.3.2 纯自然对流数值结果
3.4 无量纲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
3.4.1 电瑞利数的影响
3.4.2 解离速率参数的影响
3.4.3 瑞利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方腔-圆模型下的电热对流问题
4.1 引言
4.2 电热对流物理模型简介
4.3 方腔-圆电热对流LBM代码验证
4.3.1 纯电对流数值结果
4.3.2 纯自然对流数值结果
4.4 腔-圆模型中电热对流的LBM模拟及强化传热研究
4.4.1 电热对流数值结果及强化传热分析
4.4.2 几何因素和物性参数对电热对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2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74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