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轴燃气轮机的建模和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轴燃气轮机的建模和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燃气轮机是一种旋转叶轮式动力机械,依靠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从而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燃气轮机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广泛应用于航空、舰船以及电站系统中,因此对其进行建模仿真从而研究其性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Matlab/Simulink属于面向图形对象建模并且采用可视化仿真技术,,是建立地面燃气轮机模型仿真平台的基础。本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通过对分轴燃气轮机功能分析与抽象,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建立了一个燃气轮机模型仿真平台。 在压气机特性曲线拟合处理方面,通过分析目前对压气机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借鉴了Monod和Logistic模型的一些特点,提出了新的经验模型来拟合特性曲线。由于提出的模型为微分方程形式,因此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模型解算,参数辨识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在确定初始点后即可解算得到相应的特性曲线。该模型参数较少,与现有的方法相比也有更高的精度。 在稳态仿真中,利用Simulink模块库建立了燃气轮机中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高压透平和动力透平这几个典型部件模块的模块库,根据燃机的流量平衡和功率平衡关系建立了稳态工作方程组模块,考虑到方程组是非线性函数,采用了Newton-Raphson法对其求解,最后得到了该型燃气轮机的稳态工作平衡点,从而完成了稳态仿真验证。 在动态仿真中,考虑到比热和油气比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采用了变比热和变油气比的计算方法。在仿真平台上建立了用于动态仿真的转子模块和容积模块,基于容积惯性法建立了无迭代动态模型,实现了某型分轴燃气轮机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与参考曲线误差较小。 在燃气轮机控制器的设计方面,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PI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参数整定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燃气轮机 压气机特性曲线 稳态仿真 动态仿真 Newton-Raphson 容积惯性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K47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符号说明7-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燃气轮机发展现状11-12
- 1.2.1 国外燃气轮机发展现状11
- 1.2.2 国内燃气轮机发展现状11-12
- 1.3 燃气轮机建模仿真状况12-17
- 1.3.1 燃气轮机建模状况12-15
- 1.3.1.1 稳态模型12-13
- 1.3.1.2 动态模型13-15
- 1.3.2 燃气轮机仿真支持系统发展现状15-16
- 1.3.3 燃气轮机控制设计状况16-17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17-18
- 第二章 压气机特性曲线及其处理方法18-25
- 2.1 压气机特性曲线拟合方法18-20
- 2.1.1 压气机特性曲线18-19
- 2.1.2 曲线拟合方法介绍19-20
- 2.2 特性曲线拟合函数模型提出20-22
- 2.2.1 传统模型及其局限性20
- 2.2.2 新模型的提出20-22
- 2.3 差分进化算法22-24
- 2.3.1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22-23
- 2.3.2 差分进化算法的应用23-24
- 2.4 本章总结24-25
- 第三章 压气机特性模型参数辨识及求解25-34
- 3.1 模型匹配性检验及参数辨识25-29
- 3.1.1 单根特性曲线分别拟合25-27
- 3.1.2 特性曲线整体拟合27-29
- 3.2 初值点拟合和模型求解29-32
- 3.2.1 初值点拟合29-32
- 3.2.2 模型求解32
- 3.3 几种方法的精度比较32-33
- 3.4 本章总结33-34
- 第四章 燃气轮机稳态仿真34-44
- 4.1 燃气轮机构成及其建模假设34
- 4.2 部件级稳态模型的建立34-39
- 4.2.1 进气道模块35
- 4.2.2 压气机模块35-37
- 4.2.3 燃烧室模块37
- 4.2.4 透平模块37-39
- 4.3 燃气轮机稳态共同工作方程及其求解39-41
- 4.3.1 燃气轮机稳态共同工作方程及其模块39-41
- 4.3.2 稳态共同方程的求解41
- 4.4 稳态模型的整体构建与仿真结果41-43
- 4.4.1 模型整体构建41-42
- 4.4.2 燃气轮机仿真流程42-43
- 4.4.3 仿真结果43
- 4.5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燃气轮机动态仿真44-52
- 5.1 燃气轮机动态性能仿真方法44-46
- 5.1.1 变比热的计算方法44-45
- 5.1.2 燃烧室油气比的计算方法45-46
- 5.2 Simulink 动态性能仿真模型实现46-49
- 5.2.1 压气机模块46
- 5.2.2 容积模块46-47
- 5.2.3 燃烧室模块47-48
- 5.2.4 透平模块48
- 5.2.5 转子模块48-49
- 5.2.6 动态仿真的整体模型建立49
- 5.3 动态性能仿真验证49-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第六章 燃气轮机控制器设计52-57
- 6.1 PID 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介绍52
- 6.2 PI 控制参数整定52-56
- 6.2.1 PI 控制算法52-53
- 6.2.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 PI 参数整定53-56
- 6.3 本章小结56-57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57-59
- 7.1 本文工作总结57
- 7.2 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4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64-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士杭;分轴燃气轮机的变工况计算与性能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4期
2 倪维斗,任挺进,徐向东;分轴燃气轮机辨识结果的拟合与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1985年04期
3 吕泽华,叶柏生;分轴燃气轮机大扰动动态过程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1期
4 杨涛;王志涛;李淑英;;船用分轴燃气轮机的模块化建模与动态仿真[J];汽轮机技术;2008年04期
5 王文涛,赵耀红;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河流演进动态仿真的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刘波,顾建明;泵变转速工况特性的动态仿真[J];流体机械;2005年07期
7 姚荣康,朱昌明,詹永麒,周琼;带皮囊式蓄能器的油压缓冲器仿真与试验[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8 刘振照;韩祖行;费鸿俊;;OpenGL在继电器动态仿真中的应用[J];机电元件;2005年04期
9 王卫国;黄克正;孟庆波;祝凤金;;汽车装焊夹具CAD系统仿真技术的研发[J];机床与液压;2006年08期
10 张甫仁;徐湃;曾小燕;;燃气管网系统仿真的理论分析与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随更;郭劲松;;动态仿真在整体叶盘线性摩擦焊接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2 吴卫平;;基于经济计量模型的动态仿真预测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王建霞;;红外探测与动态仿真环境融合技术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蓝小民;;基于AutoCAD环境下的平面连杆机构动态仿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黄虎;李志浩;虞维平;;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仿真及实验验证[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黄镇平;梁锋;甘建华;;高压共轨式电控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7 吴晓明;高明;孙红梅;;一种新型液压缓冲阀的设计与分析[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晓明;高明;孙红梅;;一种新型液压缓冲阀的设计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9 李永安;尚丰伟;焦明先;;空调用封闭式冷却塔热工性能的动态仿真及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10 袁U
本文编号:375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7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