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轨喷油器仿真计算及参数优化
本文关键词:共轨喷油器仿真计算及参数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对柴油机排放法规、节能和噪声方面要求的不断提升,,柴油机的电控化以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作为柴油机核心的燃油系统的技术突破,对柴油机的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作为目前公认的水平最高的燃油喷射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本文是对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开发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性能研究,主要利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高压共轨的核心部件喷油器的仿真计算模型,找出影响喷油器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利用优化平台Optimus对喷油器进行性能优化。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建立高压共轨喷油器的液力、机械等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建立高压共轨喷油器的仿真模型,通过不同轨压、不同脉宽下的喷油规律实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在小轨压、小脉宽和大轨压、大脉宽两种工况下,研究进油量孔有效流通面积、出油量孔有效流通面积、控制腔容积和针阀弹簧预紧力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喷油速率、喷油量、控制腔压力、针阀升程曲线、盛油槽压力等喷油特性的影响,在小轨压、小脉宽时,各个结构参数对喷油特性都有显著影响,而在大轨压、大脉宽时,进油量孔有效流通面积、出油量孔有效流通面积对喷油规律影响较大,控制腔容积和针阀弹簧预紧力对喷油规律基本无影响。 Optimus对喷油器的单次喷油速率进行单目标优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进、出油量孔的交互作用对喷油速率的影响最大,利用自适应进化遗传算法对喷油速率进行优化,获得了和目标喷油速率吻合时所对应的喷油器结构参数。 Optimus对喷油器针阀上升/下降时间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多目标自适应遗传算法得到多目标函数Pareto最优解集。优化结果表明,针阀的上升时间降低了9.1%,针阀的下降时间降低了8.8%,提高了喷油器的液力响应特性。
【关键词】:柴油机 高压共轨 喷油器 AMESim仿真 参数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4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11-12
- 1.3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2-15
- 1.3.1 位置控制式12-13
- 1.3.2 时间控制式13-14
- 1.3.3 时间、压力控制式14-15
- 1.4 国内外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究现状15-18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7-18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18-19
- 第二章 喷油器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19-35
- 2.1 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9-22
- 2.1.1 高压共轨系统概述19-20
- 2.1.2 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0-22
- 2.2 喷油器的数学模型22-29
- 2.2.1 喷油器模型的计算假设22-23
- 2.2.2 喷油器机械系统的子模型23-25
- 2.2.3 喷油器液压系统的子模型25-29
- 2.3 喷油器 AMESim 仿真模型的建立29-31
- 2.3.1 仿真软件 AMESim 简介29-30
- 2.3.2 共轨喷油器 AMESim 计算模型30-31
- 2.4 喷油器仿真模型的试验验证31-33
- 2.4.1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32-33
- 2.5 本章小结33-35
- 第三章 喷油器模型的参数分析35-53
- 3.1 喷油器的喷油特性35-36
- 3.2 结构参数对喷油器性能影响的分析36-50
- 3.2.1 进油量孔有效流通面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36-40
- 3.2.2 出油量孔有效流通面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40-44
- 3.2.3 控制腔容积对喷油特性的影响44-47
- 3.2.4 针阀弹簧预紧力对喷油特性的影响47-50
- 3.3 本章小结50-53
- 第四章 喷油器结构参数的优化53-78
- 4.1 试验设计53-56
- 4.1.1 试验设计概述53-54
- 4.1.2 试验设计方法54-56
- 4.2 优化算法56-59
- 4.2.1 局部优化算法57
- 4.2.2 全局优化算法57-59
- 4.3 喷油器喷油速率的单目标优化59-67
- 4.3.1 优化参数和优化目标59-60
- 4.3.2 Optimus 优化工作流60-61
- 4.3.3 试验设计61-65
- 4.3.4 喷油速率单目标优化结果及分析65-67
- 4.4 喷油器的多目标优化67-77
- 4.4.1 优化参数和优化目标67-68
- 4.4.2 Optimus 多目标优化优化工作流68-69
- 4.4.3 试验设计69-73
- 4.4.4 多目标优化结果及分析73-77
- 4.5 本章小结77-78
- 第五章 结论78-80
- 致谢80-81
- 参考文献81-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华;陆金华;邹金红;;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喷油规律仿真分析[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0年06期
2 张剑平,欧大生,欧阳光耀;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特性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5年02期
3 李少鹤,张宗杰,邓晓龙,刘少彦,孙春鹏;统计尺寸公差在高压共轨喷油器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车用动力;2004年03期
4 陈帅;庄福如;王旭永;臧娈;;压电式共轨喷油器总成的试验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11年03期
5 孟进明;刁爱民;张静秋;;高压共轨集成限流器的设计研究[J];船海工程;2007年06期
6 李育学;张静秋;欧阳光耀;;电控喷油器的优化设计[J];内燃机学报;2006年03期
7 汪洋,谢辉,苏万华,林铁坚,裴毅强;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控制参数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年03期
8 蔡遂生,张有;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电控喷油器的调试与发动机试验[J];铁道机车车辆;2003年S1期
9 谭文春,张金龙,唐航波,龚元明,卓斌;基于MC68376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的设计[J];内燃机工程;2005年01期
10 张维;申立中;;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ECU)的硬件设计[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琰;李国岫;路方迪;高国习;;高压共轨喷油器关键结构参数对喷射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解福泉;张弘韬;王耀前;;浅谈高压共轨电控喷射柴油机[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万启伟;;浅析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技术[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镇平;梁锋;甘建华;;高压共轨式电控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5 胡世宇;;浅析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春龙;;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液力特性的仿真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白思春;褚全红;孟长江;王孝;;高压共轨电控系统印制线路板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建民;赵永旺;朱军;;高原高寒环境对工程车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9 孔霞;;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的发展及应用[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世界知名农机企业最新产品动态[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九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前7月SUV全国销量增长近5成[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邢明贵;发动机专家解读“电控高压共轨”[N];消费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袁木;“蓝擎”凭什么“火”[N];机电商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袁木;角力EGR“蓝擎”以实力说话[N];机电商报;2009年
5 思宇;解放创造卡车立体赢利模式[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周黎;重卡行业技术路线之争日趋激烈[N];中国贸易报;2008年
7 胡启林;EGR技术争执不断 国三路线面临抉择[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李卫卫;国ⅢEGR之辩:大象还是蚂蚁?[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夏俭军;国Ⅲ跨栏 谁得第一? Who Came Out First in the Euro III Hurdle Race?[N];机电商报;2009年
10 本刊记者 王威;“真假国Ⅲ”市场终见分晓 Market will See the Fact[N];机电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华;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及智能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任卫军;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系统控制及故障监控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李德刚;基于整车性能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茂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D];东南大学;2005年
5 齐鲲鹏;柴油机准维模型建模及共轨喷油系统硬件在环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裴海灵;高压共轨喷油控制策略及共轨管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田维;高速直喷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动态特性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8 梁锋;高压共轨式电控柴油机故障自诊断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
9 缪雪龙;柴油机超多喷孔预混合燃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张捷;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睿;共轨喷油器仿真计算及参数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密刚刚;高压共轨驱动模块设计与故障诊断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余腾飞;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刘小红;某型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修其;高压共轨ECU硬件系统及关键控制策略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吉浩;高压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装置的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琪;高压共轨柴油机起动与判缸控制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金海勇;高压共轨喷油器的仿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9 周健;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仿真与低排放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正帅;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计算机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共轨喷油器仿真计算及参数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9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