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立式冷凝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挡液堰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摘要】:立式冷凝器相比卧式冷凝器,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便、抽管束和维修方便等优点。然而,传统弓形折流板结构的立式冷凝器由于管外凝结液在重力作用下聚集,管束表面的凝结传热热阻很快沿程增大,导致其壳侧的凝结换热系数明显低于卧式冷凝器,从而限制了立式冷凝器的应用。因此强化立式冷凝器的管外凝结换热,对于在发电行业推广立式给水加热器极具价值。本课题组在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基础上,提出了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高、低压给水加热器等壳侧凝结的管壳式换热器,在垂直管束的壳侧设置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将管束分隔成短管段,使倾斜折流板具有“排液盘”的功能,不断将管束上的冷凝液刮下。蒸汽则将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沿螺旋通道流动。同时,在折流板下游边设置挡液堰和在折流板弧段上设置疏水缺口,可有效减薄传热管壁外液膜厚度,增加凝结量,提高换热系数。本论文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的壳侧流动与换热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参与搭建和调试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试验台,系统采用单压力闭式热虹吸循环,由位置较低的电加热蒸发器产生蒸汽,蒸汽送入试验冷凝器中的壳侧自上而下流动凝结,冷却水沿管程自下而上流动带走热量,凝结液再通过用于稳定蒸发器水位的储液罐返回电加热蒸发器的下方进口。分别测试了双头变角度带挡液堰以及不带挡液堰的螺旋折流板冷凝器的壳侧换热性能,并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分螺旋折流板立式冷凝器内蒸汽沿折流板通道呈螺旋流动,能够加强流体冲刷管壁表面,减小液膜厚度,倾斜角度分段逐渐减小的折流板能够有效弥补因凝结过程蒸汽体积流量的减小而造成的流速下降;将折流板的下游边折弯成挡液堰和在折流板弧段设置疏液缺口能够引导凝结液流至壳体内壁,避免被蒸汽夹带,有效排液,从而增强壳侧管束上的凝结换热。试验结果表明双头变角度带挡液堰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性能最优。
【关键词】:立式冷凝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挡液堰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1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主要符号表7-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基础14-16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蒸汽凝结试验系统及装置17-28
- 2.1 试验装置与流程18-25
- 2.1.1 试验装置18-22
- 2.1.2 数据测量22-23
- 2.1.3 数据采集系统23-25
- 2.2 软件应用与可视化25-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试验数据处理与实验步骤28-33
- 3.1 试验数据处理28-29
- 3.1.1 传热量的计算28
- 3.1.2 计算总传热系数28
- 3.1.3 计算壳程凝结换热系数28-29
- 3.1.4 计算努塞尔理论值29
- 3.2 不确定度分析29-31
- 3.2.1 双头变角度带挡液堰的立式冷凝器传热系数不确定度分析30-31
- 3.2.2 双头变角度不带挡液堰的立式冷凝器传热系数不确定度分析31
- 3.3 试验步骤31-32
- 3.4 系统气密性检查32
- 3.5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33-42
- 4.1 冷却水流量对凝结换热的影响33-34
- 4.2 冷却水温度对凝结换热的影响34-38
- 4.3 蒸汽压力对凝结换热的影响38-41
- 4.4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2-44
- 5.1 主要研究成果42-43
- 5.2 工作展望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洪胜;;连续型无管束螺旋折流板加工技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4期
2 张岚原;李路;杜文文;;干式蒸发器中螺旋折流板的应用研究[J];日用电器;2012年05期
3 郑秀芳;曹凤玲;杨林;;螺旋折流板的结构设计[J];辽宁化工;2010年10期
4 王玉琴;宋天民;张国福;闫萍;王威;王强;;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性能及压降的研究[J];节能技术;2008年06期
5 陈贵冬;陈秋炀;曾敏;王秋旺;;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8期
6 吴国辉,黄渭堂,孙中宁;断续螺旋折流板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应用[J];应用科技;2005年04期
7 蔡志刚;张国福;宋天民;;螺旋折流板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比较[J];化学工程;2006年04期
8 高兴国;田朝阳;孙丹红;;特种材料螺旋折流板高效换热器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8年03期
9 刘建;张正国;高学农;王真勇;;螺旋折流板与弓型折流板强化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对比[J];压力容器;2011年03期
10 陈世醒,张克铮,张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Ⅰ)——高粘度流体下的中试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丰;郭宏新;田朝阳;刘世平;汪芳;;特种材料螺旋折流板高效换热器的研发[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冬生;蒋翔;陆应生;;螺旋折流板低翅片管油换热器应用研究[A];2004年全国化工、石化装备国产化暨设备管理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彭杰;鄢复春;李卓;王树立;;螺旋折流板搭接量对流动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柳林;凌祥;彭浩;;带有螺旋折流板—螺旋波纹管的EGR冷却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分析[A];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安军;高磊;;螺旋泄流槽式折流板冷凝器壳程传热性能和压力降的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盛艳军;陈亚平;吴嘉峰;;高效低阻的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A];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郝振良;许国文;罗冀;;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8 吴金星;魏新利;乔慧芳;朱登亮;;换热器的管束支撑结构发展概况[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汲水;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机理分析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曹兴;连续与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庆楠;螺旋折流板海水冷凝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郭亚;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刘珊;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成形数值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金建祥;螺旋折流板型波纹管换热器传热与流动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左成柱;透平压缩机配套油冷却器改进方案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王鹏;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黄鑫;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5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585873.html